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回复: 1

FMEA分析-S/O/D分值能否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0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首先先来看一下严重度S,不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多低,一旦发生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实际上都是一样的,所以严重度是不可以变化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前设计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假如我们修改了设计,那么严重度也就需要重新评估。

其次,我们来看发生度O,O值是基于失效原因导致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来评价的,而预防措施恰好就是针对失效原因的。举个例子,对于打磨之后的铝件仍有毛刺残留,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预警装置,限定时间,让机器充分完成打磨,以减少该失效模式的发生。假设这个措施足够有效,那么也就意味着在铝件完成打磨之后,产生毛刺这个失效的可能性会无限降低,因此发生度O也会跟着降低,所以说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是能否降低发生度的关键。

摄图网_500706409_wx_信息技术(企业商用).jpg

最后再来看一下探测度D,实际上探测措施的有效性会直接决定探测度D的分值,假设生产的不良品一出现就立即被我们发现了,那也就证明我们的探测措施足够有效,探测度D的分值自然也就会降低。当然这里的探测范围必须是要在产品出厂之前完成,否则产品都已经发给客户了,再探测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那只能坐等客户投诉了。

其实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预防措施要比探测措施更加有效。一个是直接减少问题的发生,另一个则是问题已经发生了,但是能够及时发现并且纠正。实际上在FMEA分析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无法直接探测到原因的,也就是说我们找不到预防措施,所以探测措施就成为了我们另一个保障,这就好比解题的两个思路,这两种措施都是能够防止不良品的流出。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本质上其实并无好坏之分,所以大家在今后分析过程中,不用刻意强调非要找到预防措施,两者需要兼顾考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1 09:05 , Processed in 0.13319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