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回复: 3

稻盛和夫:99%的伪善者,根本不懂“忘己利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稻盛和夫:99%的伪善者,根本不懂“忘己利他”!
稻盛金句:我们绝对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也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这样可悲之人。

——《对话稻盛和夫:话说新哲学》
你是否也曾困惑:职场上,那个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同事,似乎总比埋头苦干、坚守原则的你“混”得更好?生活中,真诚坦率有时反被视为“不懂变通”?稻盛和夫在《对话稻盛和夫:话说新哲学》中,犀利剖析了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并给出了震撼人心的答案。
1
很遗憾,在当下社会,大多数人都认为表里不一的人中要比忠厚老实的人混得更好。

现实生活中,忠实于自身哲学和信念的人往往会被视为榆木脑袋。这种认识在整个社会中早已根深蒂固,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哲学在日本社会的没落。

我经常提及作为人应该具备的哲学观,但似乎现代人都认为哲学观只会让人在现实生活中缩手缩脚,因此还是将其放在一边不予理睬为好。

一个人一旦过于执著于自身哲学理念,反而会束缚自己的发展空间,最终难以在这个世上存活下去。

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擅于逢场作戏的人,在很多时候也还是会对能够坚持真我者的做法产生共鸣,他们却绝对不敢大声表达出来。顶多也就是私下给对方一些无关紧要的忠告,劝说对方改弦更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
夏目漱石在他的小说《草枕》一书中曾经有这么一段文字:“用智,易棱角毕露。随情,多身不由己。固执己意,总身陷困境。盖此,人世间,居不易。”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们一味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去生活的话,就只能走一条随波逐流、自甘堕落的人生道路。
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想要按照自身意愿来选择人生道路,则又会因为棱角过于鲜明而处处举步维艰。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3
天台宗有“忘己利他”的说法。我曾经有机会与已故的天台宗衣钵传承人山田惠谛在比叡山进行过对谈,这个词就是在那时听他讲的。
“忘己利他”源自佛陀的教诲,意思是说要忘掉自身利益,为他人鞠躬尽瘁。
这个词念起来又和“吃尽苦头”发音相似(“忘己利他”在日语中的发音为“もうこりた”,与“吃尽苦头”的日语发音“もう懲りた”一致。),山田惠谛先生告诉我,可以将“忘己利他”理解为“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已经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今后我们应该放下自我,要为他人甘心奉献。”
观察一下现在一些经营者的言行,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利他”的重要性,也清楚生活中必须珍惜耶稣基督所宣扬的“爱”和释迦牟尼所说的“慈悲”精神。
面对与自己及自己公司无利害关系的事情时,他们可以大讲“利他”哲学观,能够从容地展现出这种高尚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4
可是,一旦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公司利益时,他们就会立即豹变为利己主义者。

经营者的变脸是如此迅速,让人实在忍不住想要质问他们一句“你们昨天还在鼓吹的‘利他’精神怎么在自己身上却不起作用了呢?”
为了维护自身和自己公司的利益,他们完全为利己理念所驱动,绝对不会做任何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我觉得这种态度实在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前的政治家们为了从政,能够做到散尽家财,牺牲自我。反观当下的政治家们,虽然他们原则上也都赞同这种精神,但是一旦涉及自身时,利己心态就会浮出水面。
我们绝对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也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这样可悲之人。

本文摘自《对话稻盛和夫:话说新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8-3 15:02 , Processed in 0.0772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