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些举措都与杨旭直接相关。在英特尔工作29年的杨旭深知,英特尔如果发展,必须与中国步伐一致。杨旭最喜欢看新闻时政类节目,他认为,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英特尔必须让技术与国计民生深度融合,在更深层次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他的观察有五点:第一,摩尔定律虽然不变,但整体技术创新的节奏更加短平快;第二,智能互联的发展为跨界协作找到了增值的空间;第三,计算技术的延伸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第四,中国企业独到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维度大大激发了产业的活力;第五,中国产业链的全面性,也令中国企业在创新成本的控制上,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具竞争力。
在中国发展的30年中,英特尔与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全国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资源和平台将能够帮助广大大学生和年轻人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同时,英特尔的产业链资源和风险投资平台,也能够帮助有潜力的创客和他们的初创公司孵化项目、撮合业务、获得投资,快速发展。
而英特尔可以从创客、创业公司身上得到的,是未来整个物联网时代的巨大机会:英特尔已经从底层奠定了整个物联网的芯片基础,而这是一个远超移动时代的万亿市场规模。
对于英特尔奠基人之一,管理大师安迪·格鲁夫的那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杨旭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第一,要有冒险性、创新性、敢于跳出框框去想以前觉得自豪的东西,要有否定自己的胸怀;第二,要有危机感,你达到这个境界,敢于否定自己是因为你有危机感,看到了危机,迫使自己转变。
现在,杨旭和英特尔中国也正在靠着这种冒险性、创新性和危机感谨慎前行。
英特尔公司(Intel)
总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
营业收入:559亿美元(2014年)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82位(2015年)
公司简介: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英特尔公司1985年进入中国,见证了中国IT产业的发展。
您最重要的一条人生建议是什么:
多年前,我的老板告诉我,你一定要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来做事,而不是按照先后次序来做事。
这让我受益终身。到今天为止,我会问秘书今天什么安排?我会让秘书把有些安排推后,我每天的行程都在改变。几任秘书最头疼这个事,但是他们后来发现为什么要这么干?这叫侧重,优先级。
英特尔现在有很多新员工很痛苦,每天加班做不完,我说这个问题就是方法不对。英特尔有好几句话我很信服,比如“work smarter, plan the work then work the plan”。你要对工作有计划,大的方向有计划,但是要按照计划执行,这个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