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海之月

一线员工管理难,离职率高:来看看优秀主管计划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应对变数。生产车间存在太多的变数,比如计划、模具、设备等充满了不可预见性,我们很难做到事事料敌机先,因此快速的反应就是车间管理的一个重点。这要求我们现有人员的素质要更高。

所以我认为一个车间里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培训,因为所有事都由人这个基本的生产要素来完成。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要发挥团队的力量,个人力量与团队智慧相结合,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培训效果保证。培训之前要有计划,当前最需要让员工知道的是什么,一定要有针对性。

比如,对技术员的培训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对生产线员工的培训以什么为主,对领班或班组长的培训以什么为主,并形成文件,保存备档并以此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

如果培训了没有效果还不如不培训。同时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培训,比如全员参与5S建设培训课程,针对技术员、领班等技术管理层人员进行TPM,SMED方面的培训。

进行这些培训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让受训人员意识到这些工作所能带来的益处。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3. 考核落实。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树立榜样,奖罚分明。


要将考核制度坚持,传承下去。比如员工的日绩效考核,技术员当班工作审评,车间周评,5S月评,对我们所培训过的一些课程,要持续的进行下去,并要有完善的制度约束。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4. 工作细分,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每个岗位分配的事情不要太多,让大家将工作做细,做精。

比如,模具谁保养,不良品谁管理等等。这样子说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浪费人力资源,其实不然,我比较喜欢海尔CEO的一句话,“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对每个岗位制定合理,适当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工和职能。

尽量减少越级指挥,尽量要学会对问题进行论证,减少一言堂的情况出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企业中,主管级高职干部,往往都是说话出口成文,但常常并非从实际出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5. 狠抓品质。抓品质主要有两点:一是杜绝不良品流入后工序,二是降低不良,提升生产效率。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品质缺陷,找出问题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问题应在定期的品质沟通会上提出,并在提出之前拿出一份解决方案,至少在本部门内通过的一个可行性方案。在内部我们要分析自身的原因和不足,造成不良的环节在那里,并想出办法解决,做到了这些,才有胆气与其他部门沟通。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5—一线车间的10种浪费

在制造业,浪费是十分普遍的情况,特别是工序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

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一线车间常见的10大浪费包括:

1. 模具结构设计及加工不合理,导致试模、改模次数多,料、电、人工浪费很大;

2. 半成品不够完美,例如接口不够圆滑,重复加工量大,机位人手多,人工浪费大;

3. 大型机器使用、维护、保养意识低,生产过程不规范导致故障多甚至损坏,停机维修频繁造成浪费;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4. 安全配备使用、维护、保养不到位,关键时刻无法使用、丢失造成浪费;

5. 车间人员编制不合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该做的事没人做,导致生产不顺畅造成浪费;

6. 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岗位人员工作能力低,工作质量差,调机时间长,出现问题多造成浪费;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7. 观念落后,不与时俱进,不学习,不进步,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造成浪费;

8. 生产过程控制工作不到位,生产中废品量大,不良率高,批量退货造成浪费;

9. 生产中原料使用超计划,关键生产领域未严格控制,原料损耗大造成浪费;

10. 生产计划安排或排机不当,频繁转模或调换机台生产所造成“料”“工”“费”损耗。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十大浪费现象都是不该出现的,或者说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与减少的。

其实车间生产能否控制成本,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如果长期出现浪费的情况,其实最终会导致成本增加,老板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减少一线员工人数。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6—4M1E的管理应用

4M1E在制造业经常提起的一个概念,但要实际落到实处却甚少企业能够做到,下面是一位资深的车间管理者提出的管理细节,供各位学习:

1. 人员管理 

怎样进行人员的现场管理?常用下面的三种方法:

不同的佩戴:A. 袖章、臂章、肩章,有资格认定的人员必须佩戴标识;

B. 工卡颜色、人事编号、姓名,并加注职务和资格。用不同的着装:A. 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着装不同;B. 根据职务穿相应的服装。组织成员的相片化:

将组织结构图画出,在对应位置上,粘贴本人相片,公布于看板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7-20 21:58 , Processed in 0.16702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