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回复: 0

不用惩罚手段的纪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5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30年代开始,美国的种种机构和公司就已经形成了一种“逐步加重处分”的制度并延用至今,其目的是通过一步一步加重责罚来纠正行为。随着管理的发展,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纪律方法开始实行,那就是“不用惩罚手段管理纪律”。特别富有人情味,更能激发人的进取心和主观能动性是其一大特色,它不仅有“惩戒”的作用,更体现了“塑造”的功能。它是这样实行的:

首先,要注重引导和指导,培植优良工作表现。当管理者发现一个同仁的错误并要警告他的时候,建议先单独面谈,让气氛融洽下来,让下属感觉到你是在关心他,而不是单纯地惩罚他。在面谈开始的时候,管理者应该学会先去肯定他的优点,告诉同仁其实他平时的工作和成绩都已得到认可,但是这一次的错误究竟是为什么发生的呢?这是一种引导下属自己去反思、去发现错误并真正接受的方法。

比如说产线上有些同仁操作有误,但是这些错并不一定是单纯某个人造成的,如果管理者不引导他们认真思考成因的话,他们或许只会推托说,“这又不是我的错”;这个时候如果实施惩罚,无疑让他们感到委屈。带着这种情绪工作怎能提高品质?对很多同仁而言,他们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懂得的知识太少,负的责任也太少。管理者应该趁这个机会教给他更多的知识,让他知道自己每天所做的看似微小的事情却有很重要的意义,让他明白自己的岗位到底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其次,惩罚要有诚意,要让同仁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惩罚,应该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用来让同仁记住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用来记录同仁工作中的污点。如果发现他们犯了错误,就马上公开处分,这就很大程度上断了犯错者悔过自新的后路。

比如说有的同仁工作出错要被处分,但是他并不想在整个公司被通报批评,那么,如果有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这位同仁一定会非常努力地去改正错误,自新的效果往往比强制性地勒令改正好得多。通过这种方式,管理者让同仁自己体会到公司对他的期望,让同仁明白,管理者的目的和同仁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决好某一问题。这样不但教会了同仁勇于承担责任,更教会他们在漫漫人生路上积极面对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步的真谛。

最后,是用书面自我认知的方法让同仁牢记教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注意,这里说的是自我认知,而不是悔过书或者检讨书。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些单纯的诸如“我错了,我对XXX集体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对不起XXX”等等的认知书,这是单纯的悔过书,或者叫做敷衍书。当一个同仁写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他一定是没有真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严肃反省犯错误的过程。让他写的目的是理清思路、加强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他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何错了的时候,仍然需要再写一遍。前面我们说过管理者应该就一件事情去教会同仁更多的知识,教过之后再让他自己回忆并写出来,一定可以引起他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说不定还能举一反三。我们非常提倡这种善于学习的精神,如果管理者认为他写得不够清晰,看上去似乎还是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指导他重新写过,以强化在工作场所产生的结果。

以上总结了不用惩罚手段来管理纪律的三个重要步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就是以关心别人,为同仁着想为初衷,重视多方面的引导和启发教育,让同仁学习到更多知识,最终通过他自己的回忆和认知写出认知书,达到让同仁自律并积极学习的目的,管理者也可以借此了解到下属们的成长状况。好的管理者可以改变一个同仁一生的命运,可以改变整个团队的氛围,也可以改善公司的管理文化;而我们作为好的同仁,应该可以自豪地说:“我对工作负责了,我也对自己负责了!我选择了快乐地工作,我很高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17 10:13 , Processed in 0.1480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