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回复: 5

稻盛和夫:我相信有来世,我认为人死之后并非一切归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稻盛和夫:我相信有来世,我认为人死之后并非一切归零
稻盛金句:纯化心性、净化灵魂,将它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美丽,这一作业,我认为就是我们人之所以生于现世的目的。


——《稻盛和夫的哲学》
1
“你信仰哪种宗教?”当问及这个问题时,许多日本人回答说“我没有宗教信仰”。这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不信宗教很了不起似的。

我和许多知名学者都有亲密的交往,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个领域的所谓“第一人”。他们在50岁前后往往强调自己“不相信宗教”,但过了70岁他们的态度就变得随和,不再竭力否定神灵的存在,有人甚至会说:“我觉得我已经能够理解宗教所描述的精神世界了。”

但是最后未能归依宗教的人还是占了多数。他们如何安心立命,如何填补心灵的空洞呢?正当我在寻思、在观察的时候,社会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

“死亡就是肉体的消灭,一切都归于无,包括我自己在内。”这种论调让人似懂非懂,这是唯物论的思想,是不信宗教而衍生的说法。他们把死亡归结为“无”。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
人活着会有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死后一切消失,全部归零,因此,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本来一切都是无中生有,有又归于无。

肉体消灭了,我自己也不存在了,想到这点,或许会有一丝惆怅,但我不过同大家一样,都是归零而已。如果这样想,也算是一种达观。

这样“看破红尘”的人,濒死之际就不会惊慌。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某种形式的宗教,姑且称之为“无的宗教”。“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入我曾经想去的那个大海!”这种“散骨”的现象就是出于“死即归无”的思想。一切存在都将归零,持这种论调的知识精英正在不断增加。

我认为,人死后的灵魂的世界遭到否定,这正是宗教在日本衰落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
明治维新以来,灵和魂都被当作了迷信,死亡的意义只限于肉体的消灭。肉体之外的心和灵魂并不存在,肉体的死亡意味着包括灵魂在内的一切都归于零。

因为否定了灵魂,结果导致人们对死亡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人类对于死亡的意识几乎都集中在人死亡瞬间肉体的痛苦,以及对于这种痛苦的恐惧。

然而,以往的宗教却相信生命的永恒,虽然道理不那么清晰。“我即将迎来死亡,死后将会怎样呢?我祈求圣母玛丽亚救我帮我。”“请菩萨拯救我吧。”希望在死后的彼岸获得救助。

就是说,对于过去时代的人们而言,“死后自己会去哪里?结果将会怎样?”这种对于死后要去的世界的担忧和不安,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这一点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一样。在罗马西斯廷大教堂里有一幅米开朗琪罗的画《最后的审判》,画面描绘了人死后或去天堂、或去地狱的场景。

在日本的戏剧中,比如在能剧和歌舞伎中,有许多死后灵魂的再现,甚至还有“生灵”,就是人活着,灵魂却脱离肉体出来活动的情景。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4
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灵魂的存在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在那时活跃的灵魂,所谓的魑魅魍魉,到了否定迷信的近代社会却逐渐消失了。

然而,到了今天,有许多人感觉到了心灵出现的空洞。其中一些感性非常敏锐的人,又开始提出:“或许真有灵魂吧。”这种感性催生了描绘恐怖世界的电影和戏剧,促使年轻人走近新兴宗教。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状况。

我认为,这种现象不过是对全面否定灵魂的一种反动而已。

我是相信有来世的,我认为人死之后并非一切归零。但如果问我:“死后的灵魂何去何从?”我只能回答“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我仍然相信人有来世。

不过,我相信的所谓“来世”,却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地狱或天堂。地狱、天堂只是诱导芸芸众生言行向善的宗教概念。而我的“来世”观念,基本点就是“灵魂不灭”。

比如,稻盛和夫的灵魂,在这个现世,为提升心性,经历了种种磨炼,不久我会死去,死后去了那个世界,我想还会继续同样的修行。

那是什么样的修行,我不得而知,或许要经历各种折磨,来校正我的秉性。总而言之,到了那个世界,还要继续努力提升心性。然后,轮回转生,借助某个人的身体回到现世,重新开始修行。

最后,当我们的心灵到达释迦牟尼的水准,也就是提高至“开悟”的境界,轮回转生就告一段落,就不必再回归现世。这就是我的想法。
 楼主|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5
纯化心性、净化灵魂,将它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美丽,这一作业,我认为就是我们人之所以生于现世的目的。

就是说,我相信,所谓“现世人生”,就是神灵为了把我们的心性提升到更高境界而赐予的一个时段,就是磨炼灵魂的一个道场。

当我们离开现世进入来世时,我们所能携带的只有灵魂,财产、名声等只能统统放下,也没人陪我们同行。

单独一个人死去,虽然寂寞,但我们必须孤身踏上新的征程。那时候,我们可以佩戴的勋章,就是一个更美丽的灵魂,一颗更光明的心。

在宗教的画面影像里,凡有天使出场,总是伴有耀眼的光彩,圣母玛利亚出现时更是光芒四射。还有,在佛陀的背后也有光圈照射。

我觉得,用光明来表达灵魂非常贴切。因为我认为,我们凡人也一样,只要磨炼自己的心志,我们的灵魂也会闪耀光芒,异彩缤纷。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的哲学》


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2022)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9年创办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1983年创立盛和塾。2010年出任日航会长,仅一年就让破产日航扭亏为盈并创历史最高利润。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7-7 17:21 , Processed in 0.17516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