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回复: 4

蒙曼:现代人焦虑的解药,藏在这条两千年前的修为路径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蒙曼:现代人焦虑的解药,藏在这条两千年前的修为路径里
还在为内心的焦虑和迷茫寻找解药吗?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向外寻求了太多,却忘了向内修为的根本。今天,让我们重回思想的源头,看看我们的先贤是如何通过研习经典,塑造君子人格,并最终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的。
人要在道德上进行修为,去学什么 ?这个古代人讲得最多,学“经”。

中国的经典其实都是讲文理的。我们的古人至少在最初阶段,“未知生焉知死”,——不会对死后的世界那么感兴趣,不会对天地鬼神那么感兴趣。

我们对人感兴趣,对伦理感兴趣,对道德感兴趣。所以中国的这个经学往往是学道德的,学圣人的。所以说如果要在道德上有修为的话,是要去学“经”的。那么,学经到底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儒家经典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道德人格形象——君子。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何为君子?儒家经典里面很多道德方面的典范。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君子既不忧愁又不恐惧,如果你能做到不忧愁,不恐惧,你就是君子。
司马牛很意外啊,他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难道我不忧虑,不恐惧,就能做君子了吗 ?
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当你晚上睡觉时,反省一天的活动,你根本就不愧疚,那么你何忧何惧 ?
原来,君子的内核并非遥不可及的超凡脱俗,而是一种“问心无愧”的踏实与安宁。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孔子紧接着指出了关键一步——“行己有耻”。
怎么样才能内省不疚 ?那就是“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你就能内省不疚。什么叫行己有耻 ?人要有羞耻心,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哪一件事是不好的,是给你带来耻辱的。带来耻辱的事情,你一定不做。
凡是觉得不对的事情,不道德的事情,自己就不做。那样你就可以内省不疚,无忧无惧,你就是君子。
这就是我们说的道德基本阶段。但道德可以升华,爱自己的亲人是道德的一个基础阶段,我们民间讲“百善孝为先”,也是从这里升华来的。因为对亲人的爱是最自然的,君子也是一样,管好自己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基础的阶段。
但如果你管好自己,升华出来,世界上有无数个我,这世界上有我和其他人,我作为一个君子,还可以来为其他人做事,让这个世界整体变得更好。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2
道德的逐层升级
做到了“行己有耻”,我们便奠定了坚实的个人道德基础。但儒家的胸怀远不止于此,它鼓励我们将这份修养的光芒,从照亮自己扩展到温暖整个世界。这就是道德的逐层升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做君子,为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为了自己道德完善,是为了有一天对别人有用。
首先对家庭有用,我作为一个君子,每天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不偏大的,不偏小的,不偏男孩,不偏女孩。双方都有老人,我不偏娘家那头,也不偏婆家那头,等等。做君子,首先齐家,家是小的一个缩影,如果有更大机会的,国家也像家庭一样。
做统治者,不偏重某一利益集团,也不抛弃某些在社会处于相对弱势的集团,尽可能让社会平衡地发展,这不就是治国吗 ?如果治国的这个方略有效的话,某些道德标准或说某些行为标准、某些治国的纲领就可以成为天下共同接受的准则,那就可以用于平天下了。
所以说修身是一个起点,它不是终点。每一个人的终点是不一样的。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讲,一般我们修身可能止于齐家了,或者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个上位者,可能止于治国。作为一个有高远理想、有能力的人,还可能止于平天下。所以说,修身是一个起点。这是南宋朱熹说的。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3
道德的“不自弃”
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天下,让世世代代,都有一些可以坚守的东西。
我有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笑,好像这样做都不太现实了。难道佛家不是吗 ?释迦牟尼不是吗 ?道家不是吗 ?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儒学,这些伟人不是吗 ?这些哪一个不是为万世开太平 ?
佛家有佛家的一些原则,道家有道家的一些原则,基督教有基督教的一些原则,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的一些原则,儒家有儒家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都有一些立得住的核心部分,这些部分其实都是为万世开太平。
人不应该妄自菲薄,好像这些东西都是乌托邦,天外来客。不是的,曾经在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这样做过,这个事是可行的,所以人不自弃。在道德上不自弃是一切不自弃的基础,包括行为举止的不自弃。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君子,然后,你才能做出一副君子的样子。所以说先有内在,后有外在。先有道德,有情感,有智慧,行己有耻,有情有义,鉴往知来,然后才能有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
从“行己有耻”的个人坚守,到“平天下”的宏大担当,这条古老的修为之路,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告诉我们,道德并非束之高阁的空谈,而是始于脚下、成于点滴的实践。
读经典,学做人,不是为了成为古董,而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为自己构筑一个不忧不惧的精神家园。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成为一个“内省不疚”的现代君子。
选自《国学十讲:追溯中国人精神之源》
作者: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自 2007 年以来,数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人胜,语言风格平易而灵活,引起巨大反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0-22 01:41 , Processed in 0.0946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