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回复: 3

松下幸之助:这样批评人,对方才会心悦诚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松下幸之助:这样批评人,对方才会心悦诚服
编者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些看似简单,却深感棘手的时刻:如何开口批评,才能让对方真心接受?如何表达歉意,才能化解心中的芥蒂?又如何让感谢不止于客套,而充满温度?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重要的事》一书中,以其一生积淀的智慧,对“批评”、“道歉”与“感谢”这三件人生重要的事,给出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刻解读。
1
批评:将愤怒变成相爱,将仇恨变成体谅
只有人类被赋予了将愤怒变成相爱、将仇恨变成体谅的能力。
批评他人,其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被批评的人不开心,批评人的一方也不会心情舒畅。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希望互相之间都不要批评。
但是,人非圣贤,有时还是会忍不住要批评别人,也有的时候被批评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批评和被批评,可以说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的宿命。
我希望大家至少可以做到在接受这一宿命的同时,互相体谅、敞开心扉。无论是批评还是被批评,都可以更有人情味儿。
动物之间的争斗,唯一的手段就是上天赐予的互相撕咬,打到头破血流。只有人类被赋予了将愤怒变成相爱、将仇恨变成体谅的能力。
希望人们能够尽最大努力做到心怀悲悯,尽管实际做起来这可能会很困难。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在充分理解了心怀悲悯的难度后,再互相批评。另外,其实更难做到的是自我批评。
总而言之,批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说,智慧的批评是为了共同进步,那么,真诚的道歉则是为了修复关系,让彼此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
道歉: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不需要道歉的
人有时候会找借口,会狡辩,也会诽谤他人。我们坚持自己的主张,还会大声叫嚷。但这时候,心底也会突然飘出一个细微的声音在说:自己终究也有不对的地方,非常抱歉。
尽管也想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但实际上却很难说出口,所以会继续叫嚷。继续叫嚷的时候,又会听到内心那个细微的声音:请马上道歉,素直地道歉。如果终于遵从内心去道歉的话,整个人马上就会感到格外的轻松。
脸变得僵硬,眼中渗出泪水。逐渐放下偏执,认清什么是正确的,内心懊悔不已。
尽管不由自主地紧咬嘴唇,但仍然无法开口道歉。如果自己不想道歉,那完全不必勉强。
跟仅限于口头上假惺惺的道歉相比,发自内心的懊悔更能打动人心。如果想素直地道歉,那直接道歉就好。对方一定也会真诚地回应你。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不需要道歉的。
无论是批评还是道歉,其背后都需要一颗希望与世界温暖相待的心。而最能直接传递这份温暖的,莫过于一份真诚的感谢。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
感谢:是上天赐予人的一大特权
感谢其实是上天赐予人的一大特权。就连尚在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在收到礼物后都会表示感谢。
哪怕是再不精通人情世故的人,如果感受到发自内心的亲切,也会不由得双手合十以示感谢。其实并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感谢他人

是人作为人的一种极为自然的行为。尽管感谢的语言和形式需要学习,但是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感谢的能力。
感恩和感谢,在当今时代似乎已经变成了容易让人难为情的事情。但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谢谢您”“托您的福”这类简单的话语,总能让人感到满足,给生活带来温暖和喜悦。
没有必要觉得难为情。感谢他人的心情,完全可以素直地、如实地表现出来。
像感谢这样重要的事情,是鸟兽无法学会的,只有人类才能掌握。也就是说,感谢其实是上天赐予人的一大特权。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4
写在最后



读完松下幸之助的分享,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最高级的处世之道,就藏在这些被我们忽视的日常细节里。



它不在于巧言令色,而在于发自内心的悲悯与体谅;不在于争强好胜,而在于承认不完美的素直与勇气;不在于精于计算,而在于珍惜彼此相遇的感恩与喜悦。



愿我们都能修得这份智慧,在必须批评时,怀揣善意;在应当道歉时,坦荡真诚;在接受帮助时,由衷感激。让这些人生中“重要的事”,成为连接你我的温暖桥梁。



本文摘自《重要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1-7 12:45 , Processed in 0.2693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