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0|回复: 2

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各种灾害事件是超出受灾地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频发的大国。各种灾害事件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也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各种灾害事件的应急救援职业活动中,各类应急救援人员也将遭受各类职业危害,急、慢性中毒和心理疾病等是影响其职业健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各类应急救援人员遭受的职业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国内外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与完善我国应急救援人员职业健康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1 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活动
        国内外应急救援人员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消防人员、专业救援人员、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等各类群体。除了各自的日常工作,应急救援人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当遭受灾害事件时,立即反应,参加各个方面的应急救援职业活动,如发生地震、火灾、水灾、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2 救援人员遭受的职业危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组**员的不确定性和承担的职责不同,决定了其遭受的职业危害因素具有多样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如在地震中造成建筑物倒塌,致人砸伤、压伤;倒塌可使燃气管道断裂引发火灾,在灭火时可能遭受有毒气体、高温、噪声等;火灾又可引发爆炸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危害。在美国,Calvert GM等人调查1993年至2002年10年期间,美国21个州的农药生产企业由于灾害引发农药泄漏事故,回顾性研究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发现共有291人中毒,其中111人(38%)为消防员,104人(36%)为专业救援人员,34人(12%)为医务人员,42人(14%)为志愿者,其中80%为轻度中毒。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在各种灾害事件中,各类救援人员在救援职业活动中,遭受的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化学因素
        在地震灾害、火灾、恐怖事件、化学事故等灾害事件中产生的烟气和泄漏的化学品。有毒烟气是可燃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通常有极小的炭黑离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物、水分以及可燃物燃烧分解产物所组成。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成分可多达100多种化合物,具体成分可因物质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主要成分有CO、HCN、CO2、SO2、氮氧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等气体和气溶胶等。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烟气中毒物的品种和数量也会变得更为复杂。这些毒物可能对人体的危害存在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这些化学因素主要由于防护没有到位、缺乏相关知识和了解,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部分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造**体一个或是多个系统受损,引发急、慢性职业中毒。在国外,Morren M等报道,由于没有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对参加某烟花仓库爆炸事故救援的消防员进行应急救援前后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由参加前的5.4%,在参加后的1~6个月内上升到9.8%,7~12个月内则上升到14.9%,提示了迟发性效应的存在。建筑材料中使用油漆添加剂、粘合剂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含有全氟化物,是具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环境污染物。Tao L等人对美国“9.11”事件中458名应急救援人员的生物标记物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检测发现,高暴露烟、尘组明显高于低暴露组。
        2.2 粉尘
        地震灾难、恐怖事故、地质灾难等灾害事件过程中倒塌的大量建筑物,这些建筑用料主要含有石膏、渣棉、温石棉、人造纤维、二氧化硅等物质,倒塌后会长期存在于周围空气中,其中渣棉可以作为建筑物倒塌后粉尘的标志检测物。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缺少防护设备,有报道这些粉尘通过呼吸道吸入后导致大量的呼吸道疾病,如咳嗽等症状。在国外,Prezant DJ通过对包括“9.11”事件的其它灾难事件的调查,认为灾难事件导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间质性肺病,并且通过动物实验加以证明。
        在美国“9.11”事件中,纽约市68%倒塌的建筑物是大量使用含石棉的材料,吸入石棉可以导致石棉肺、胸膜间皮瘤、肺癌[11]。2008年我国发生在四川的“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省青川等地是我国石棉的主要生产区,应当高度重视石棉粉尘的危害,对各类应急救援人员的流行病学追踪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生物因素
        恐怖事件、化学事故、洪水灾难等事件会使一些生物因子传播到空气中,大多数为突发性、演变快等特点。邹宇华等人对9所医院在2003年感染SARS的152名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感染者以20~40岁最多见,占84.2%;有明显的医院聚集现象;传播途径均为职业遭受感染。
        随着现代生化武器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核生化企业的不断兴起,生化应急救援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将担负更加繁重的任务,主要导致霍乱、天花、炭疽等病毒的传播,给救援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2.4 核与核辐射
        核危害主要是由于突然遭受和没有及时应急准备,受到恐怖袭击和地震时核燃料的泄漏等灾害造成的。核辐射可以导致生物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破坏。在前苏联,莫罗兹.加林娜.佐托夫娃等人对594名参加切尔诺贝利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体检发现,有血液系统病变的占38.5%;追踪调查发现62人渐渐死于核辐射[15]。在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中,由于恐惧,导致救援人员精神、心身方面例如头痛、皮疹、高血压、消化不良等症状。
        2.5 物理因素
        噪声、热辐射和高温是救援人员在遇到地震灾害、火灾灾害、恐怖事件等时的主要有害物理因素。如救援人员在灭火时若防护不到位,燃烧的火焰、高温固体和强热辐射可能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等烧伤;若吸入高温烟气或热空气,则可能造成肺部烧伤。地震、火灾或认为因素等事故引起爆炸所产生的噪声,则可能造成爆炸性耳聋,严重者造成永久性耳聋。国外Burton AK等人认为重达8.5kg的防护装备可以导致警员的慢性腰背疾病等,并且认为应当尽快研究适合的负重。
        2.6 心理因素
        由于各类灾害事件造**员的伤亡,而且应急救援人员在灾难事故中保持高度应激紧张状态;且在执行任务时,会随时遇到爆炸、倒塌等险情,见到人员死亡等惨烈景象,这些都会使他们产生职业紧张,对他们造成集中的心理压力。对灾难性事件导致的心理问题,StepieńA等人列出了主要原因:①对死亡的恐惧;②看到死者后产生心灵创伤;③受伤后的恐惧等[18]。WEST等人在美国新奥尔良飓风8周后对912名志愿者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26%(227/912)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19%(170/912)人为创伤性精神障碍。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当各种灾害事件造成化学物品泄漏时,军队、消防人员和医务人员往往需要首先到达事故现场[3],因此他们易遭受化学毒物的危害;在地震灾难、恐怖事故、地质灾难等灾害发生初期,军队以及警察官兵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大量倒塌的建筑物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他们较易遭受粉尘的危害;另外,恐怖事件、化学事故、洪水灾难以及发生核与核辐射泄漏事故等灾害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军队和医务人员及时奔赴现场救援[12],因此他们较易遭受生物因素以及核辐射的污染[15;]在火灾等事件过程中,消防人员需要及时奔赴现场灭火,现场的高温、热辐射以及爆炸产生的噪声方面的危害令消防人员比其他救援人员更易遭受物理方面的危害[3;]各类救援人员如果事先没有经过心理方面相关培训,面对灾害现场凄惨景象,易产生心理影响,其中大部分志愿者在参与救援时,如果事前没有受到培训,由于见到许多破坏场景和死者尸体等影响,在救援任务完成后,在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影响。  
发表于 2013-4-14 1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危害应该引起重视
发表于 2013-4-17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核桃 于 2013-4-17 11:16 编辑

化学品在储运、使用中的潜在泄漏      
物流部检查仓库内的化学品有关容器或管道、设备是否完好,杜绝跑、冒、滴、漏情况发生.
  应急响应
            
"1. 在各类化学品下面放置托盘防止泄漏。
2.对少量泄漏应立即清查泄漏源,并立即清理泄漏物,应用干布吸液;
3. 对大规模泄漏应立即局部或全部停产,采取措施堵塞泄漏源。对于液体泄漏应用沙包堵漏、并吸干。
4. 必要时做好人员疏散、隔离和抢救工作并通知地方消防、环保部门救援。"   
                    
自然灾害(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                       
行政部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                        
行政部随时关注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并及时通告相关部门对人员、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人身伤害(机械伤害)                        
"1. 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2. 现场做好警示标识;
3.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应急响应                    
"1. 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止血措施;
2. 若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3. 及时运送伤员尽快急救。"         
               
纸及纸制品、木材制品、塑料制品的火情发生和自然灾害;                       
"1. 按消防部门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和设施;
2. 做好敏感区域消防设施的日常巡检,强化对重点员工的消防培训;
3. 控制和消除火源,例如:
a)尽量避免采用明火加热;
b)电器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
c)禁止吸烟。
4. 安全处置处置化学危险品,例如:
a)易燃、易爆、易腐蚀物料要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储运和使用;b)易燃气体、粉尘应确保生产系统密闭;
c)完善通风系统。
5. 对工艺参数进行安全控制,例如温度、压力控制。"      
应急响应               
   "1、一旦出现火警,首发现人员和附近人员应迅速补救,不致火势蔓延。
2、同时迅速通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必要时报火警电话119,并切断有关电源。
3、应急指挥和消防组要迅速到位,组织扑救。
4、现场维护组负责组织人员撤离。
5、根椐火灾发生地点,指挥官组织人员保护化学品仓库的安全。
6、现场人员一切听从现场指挥官的指挥和调动。"   
                    
触电急救                       
"1. 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2.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3. 现场警示标识。"      
应急响应                  
"1. 切断电源;
2. 现场观察伤员的呼吸、心跳、有无休克现象;
3. 做好现场复苏,同时通知急救中心。"  
                     
"应急电话:    火   警:119;         急   救:120;      天气预报:96121
              XX县环保局:             XXX劳动与社会保障局:
              XX县安监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3 00:07 , Processed in 0.7438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