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当物质或人员处于两个作想靠近运动的物质之间时发生。被挤压对象如果是人即引起伤害事故, 如果是物除可引起物的损坏处,还可引发二次伤害事故。”该描述所对应的设备不安全行为型态类 型是:( )。
A. 参数超限型 B. 交叉碰撞型 C. 失控型 D. 挤压型
12. 指令标志的背景颜色<补充标志的横写法>应采用什么颜色?( )。
A. 红色 B. 白色 C. 蓝色 D. 绿色
13. 下列哪一种病是高温作业中所引起的急性病(中暑):( )。
A. 日射病 B. 接触性皮炎 C. 黑变病 D. 电光性眼炎
14. 下列不是湿式除尘器的是( )。
A. 水浴除尘器 B. 泡沫除尘器 C. 文氏管除尘器 D. 袋式除尘器
15. 无明火作用,靠自热引起的自动燃烧为:( )。
A. 闪燃 B. 着火 C. 自燃 D. 化学爆炸
16. 绿色信号灯( )。
A. 表示存在危险性、紧急情况、机件失灵、出现故障、错误、停止
B. 表示危险性临近、处于边缘状态、警告、缓慢进行
C. 表示情况、性能发挥正常,数据在规定范围以内,处于安全状态
D. 表示系统准备就绪、操作顺利进行
气体燃烧速度,以火焰传播速度来衡量,其度量单位为( )。
m/s B. s/m C. ms D. 1/ms
根据元件使用的时间顺序,将元件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是:( )。
A. 重要性原则 B. 功能原则 C. 使用顺序原则 D. 使用频率原则
19. 锅炉上的安全阀应装设排气管,其截面积至少为安全阀总截面积的( ),并直通室外。
A. 1倍 B. 1.2倍 C. 1.5倍 D. 2倍
安全控制装置本身并不直接参与人身保护动作,根据其作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
A. 安全旋转控制装置和安全测定控制装置 B. 安全遥控控制装置和安全预测控制装置
C. 安全防护控制装置和安全监测控制装置 D. ABC都不是
锅炉压力容器超压爆炸是( )设备不安全状态。
A. 交叉碰撞型 B. 参数超限型 C. 挤压型 D. 失控型
22.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大于( ),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大于 ( ),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A. ①2米②5米 B. ①3米②6米 C. ①4米②8米 D. ①5米②10米
23. 以下对紧急开关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一个操作系统配置一个紧急开关 B. 在关键的控制点配置 C. 形状应同一般开关
D. 颜色应为红色或有鲜明的红色标记
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氨属于( )。
A. 刺激性毒物 B. 窒息性毒物 C. 麻醉性毒物 D. 全身性毒物
25. 衡量粉尘荷电性的指标为比电阻。粉尘比电阻的度量单位是( )。
A. Ω*cm B. Ω/cm C. Ω D. cm/Ω
26. 高温设备或部件表面属于( )不安全状态。
A. 物理 B. 化学 C. 行为 D. 能量
27. 安全装置的作用不包括:( )。
A. 防止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引起的事故 B. 防止人误入危险区发生的事故
C. 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D. 防止浪费原材料
( )指采用电气设备作为动力的机械以及机械本身在加工过程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危险。
A. 接触危险 B. 经过危险 C. 打击危险 D. 电击伤
29. 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氰化氢属于:( )。
A. 刺激性毒物 B. 窒息性毒物 C. 全身性毒物 D. 麻醉性毒物
30. 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的( )的度量指标。
A. 强弱程度 B. 大小 C. 快慢 D. ABC都不是
31. 按安全装置的使用功能不同,安全装置可分为:( )。
A. 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监测装置 B. 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控制装置
C. 主动安全保护和被动安全保护装置 D. ABC都不是
下列哪一项不是防护罩所要表现的功能?( )。
A. 使人体不能进入危险区 B. 阻挡高速飞向人体的外来物 C. 使设备安装牢固
D. ABC都不是
防护罩的作用是:( )。
A. 防止有害粉尘进入机械设备 B. 防止有害气体进入机械设备
C. 防止人身受到意外伤害 D. ABC都不是
特别精密的作业其作业场所的照度应( )。
A. 不低于500lx B. 300~500lx C. 不低于400lx D. 不低于300lx
35. PDCA循环法中,“计划阶段,主要是制定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属于哪个阶段?( )。
A. A阶段 B. C阶段 C. D阶段 D. P阶段
36. 低压电力网中的电源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 )。
A. 2Ω B. 3Ω C. 4Ω D. 6Ω
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即称非电离辐射。下列哪种不是非电离辐射:( )。
A. 紫外线 B. γ射线 C. 激光 D. 射频辐射
38. 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时应( )。
A. 报废 B. 修复 C. 正常使用 D. 进行负荷试验
39. 作业环境安全使用有毒物品的管理应按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 )及其它有关生产性毒物的管 理规定和标准进行。
A. 《工厂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B. 《职业病目录》
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352号令)
D. 《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352号令)
40.衡量“实际监控危险源点数与定置要求监控危险源点数的比值”所对应定置目标指标是:( )。
A. 危险源点监控率 B. 岗位定置率 C. 有害作业点达标率 D. 人员防护率
41. 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 于( )。
A. 0.2米 B. 0.3米 C. 0.4米 D. 0.5米
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运动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属于( )。
A. 静态危险 B. 直线运动危险 C. 旋转运动危险 D. 飞物打击危险
43. 燃烧类型不包括:( )。
闪燃 B. 物理爆炸 C. 自燃 D. 化学爆炸
当制动轮满足下列哪项条件时就应报废?( )。
A. 轮面凸凹不平≥1.5mm B. 当起升、变幅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4%
C. 其它机构制动轮轮缘磨损达原厚度的5% D. 轮面凸凹不平<1.5mm
有关射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照射伤害 B. 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流 C. 电离能力很强
D. 穿透能力强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一般为 ( )小时。
A. 24 B. 12 C. 36 D. 48
根据生产车间工作面上的天然采光标准,工作精确度为“精细工作”所对应的视觉工作分级为: (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48. “各粒径粉尘所占总粉尘的百分比。”该定义所对应的粉尘性质是:( )。
A. 粉尘分散度 B. 粉尘密度 C. 粉尘的成分 D. 粉尘粒度
49. 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时应( )。
A. 报废 B. 修复 C. 正常使用 D. 进行负荷试验
50. PDCA循环法中,“实施阶段,按制定的对策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的过程。”属于 哪个阶段?( )。
A. A阶段 B. C阶段 C. D阶段 D. P阶段
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其编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 得0.5分,最多不超过1.5分)
粉尘可能的来源有:( )。
A. 机械粉碎和研磨过程 B. 粉状物料的混合过程 C. 物质喷淋凝固过程
D. 物质的加热过程 E. 金属冶炼过程
机床照明符合安全要求的项有:( )。
A. 局部照明灯架不好 B. 线路无老化、无接头、无破损、无扭线
C. 使用220V整机照明灯高度应≥1.8m D. 照明灯开关应灵敏有效
E. 移动照明没有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关于粉尘理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粉尘成分取决于施工岩层原岩矿的成分,但在扬尘过程中由于重力、吸附、挥发等作用,粉尘 的某些成分可能发生变化
B. 实际防尘中采用粉尘的最长直径表示粉尘的粒径,用d表示
C. 超微尘的粒径小于0.25μm,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D. 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密度单位为kg/m3或g/cm3
E. 荷电性是指粉尘能被电离的难易程度
有毒物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
A. 冷凝法 B. 燃烧法 C. 吸收法 D. 吸附法 E. 催化法
5. 现场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所涉及的流动一般有:( )。
A. 物流 B. 空间流 C. 信息流 D. 能量流 E. 人员流
6. 人体触电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 电流种类 B.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C. 通电时间的长短 D.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E. 人体状况及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
车辆运货时应达到的安全措施条件有:( )。
A. 不能超载 B. 货物堆放均匀、牢固 C. 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5米
D. 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 E. 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3米
全面通风的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 )。
A. 全面排风法 B. 全面送风法 C. 全面排风-全面送风法 D. 局部排风-局部送风法
E. 全面排风-局部送风法
车间内布置状况的检查项目有:( )。
车间内通道 B. 设备间距 C. 操作空间 D. 运输线防护 E. 管线布设
作业环境条件安全检查的项目类别有:( )。
A. 环境采光条件 B. 环境尘毒条件 C. 防护用品 D. 环境物理因素条件
E. 环境卫生条件
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下列属于麻醉性毒物的有:( )。
A. 芳香族化合物 B. 醇类 C. 脂肪族硫化物 D. 苯胺 E. 硝基苯
12. 实现设备安全的途径主要有:( )。
A.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B. 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C. 采用控制技术加以控制
D. 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 E. 将设备搁置不用
车辆运货时应达到的安全措施条件有:( )。
A. 不能超载 B. 货物堆放均匀、牢固 C. 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5米
D. 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 E. 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3米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是:( )。
A. 噪声 B. 铬及其化合物 C. 氟化氢 D. 羊布台式菌 E. 牛布鲁氏菌
15. 噪声对生产活动影响的表现之一是,噪声可诱发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噪声引起( )。
A. 人的心情烦躁 B. 人容易疲劳 C. 人反应迟钝 D. 人工作效率下降
E. ABCD都不是
加强绝缘法的加强绝缘包括:( )。
A. 附加绝缘 B. 气体绝缘 C. 另加总体绝缘 D. 加强绝缘 E. 双重绝缘
17. 二氯乙烷引起的急性中毒有两期过程,下列属于第一期症状的是:( )。
A. 兴奋、激动 B. 头痛 C. 恶心 D. 频繁呕吐 E. 上腹疼痛
18. 轴流式通风机的基本构成有:( )。
A. 对旋机 B. 集风器 C. 叶轮 D. 导叶 E. 扩散筒
19. 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险有毒物品产生危害的主要方法有:( )。
A.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B. 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C. 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闭等)
D. 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E. ABCD都不是
20. 加强绝缘法的加强绝缘包括:( )。
A. 附加绝缘 B. 气体绝缘 C. 另加总体绝缘 D. 加强绝缘 E. 双重绝缘
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 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
企业所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 )。 A. 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B. 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C. 负责技术、设计工作的人员 D. 负责发放防护品
在生产过程中,对从业人员健康不良的主要物理环境因素有哪些?( )。
A. 异常温度和湿度、光照不良、噪声与振动等 B. 粉尘 C. 温度 D. 物理因素
伤亡事故死亡是指当场死亡或负伤( )治疗无效死亡。
A. 15天内 B. 20天内 C. 一个月内 D. 一个月后
下列( )起重机械操作员不需要持有合格证书。
A. 汽车吊 B. 龙门吊 C. 葫芦吊 D. 塔吊
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贴金为( )。
A. 12个月本人工资 B. 10个月本人工资 C. 8个月本人工资 D. 6个月本人工资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工伤保险残月生活护理费为:( )。
A.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B.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C.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D.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下列哪种毒气是无色无味的?( )
A. 氯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苯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现场安全情况,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督 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不安全问题,有权制止( )。
A. 无理批评 B. 不合理要求 C.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D. 降低产品质量的要求
根据生产车间工作面上的天然采光标准,工作精确度为“很精细工作”所要求的采光系数应不低 于:( )。
A. 5% B. 3% C. 2% D. 1%
控制器阻力大小设计不合理而最易导致的控制器使用操作错误是( )。注:控制器阻力设计 不合理,过大或者过小,就有可能使控制器调节困难,开关位置不易准确控制,这时发生的错误 种类应归因于调节错误。
A. 置换错误 B. 调节错误 C. 逆转错误 D. 无意中印发错误
某次事故损失正好8万元,则按事故损失程度划分,该事故应属于:( )。
A. 一般损失事故 B. 较大损失事故 C. 重大损失事故 D. 特大损失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是( )。
A. 安全教育制度 B. 安全检查制度 C.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D.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审批 B. 规划 C. 施工 D. 验收
从事高处作业的工人,必须年满( )周岁。
A. 16 B. 18 C. 20 D. 22
查事故隐患就是要查安全管理漏洞、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
A. 家属工的配合 B. 人的不安全思想 C. 物的不安全状态 D. 管理不善
根据《刑法》的规定,可被认定为玩忽职守罪犯罪主体的是( )。
A. 国家工作人员 B. 企业的主要领导 C. 企业的技术人员 D. 国有单位的主要领导
( )应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
A. 工会组织 B. 环保部门 C. 财务部门 D. 技术部分
有关作业标准化描述,正确的项是:( )。
A. 标准化作业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具体化 B. 标准化作业是平衡职工权益的要求
C. 标准化作业是确定职工分配方案的要求 D. ABC都正确
生产性有害因素,主要有( )。
A. 生产性毒物和毒气 B. 生产性粉尘 C. 生产性噪声 D. 前面三类都有
库存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 )。
A. 100平方米 B. 200平方米 C. 300平方米 D. 400平方米
确定事故原点的方法一般有( )种。
A. 5 B. 2 C. 3 D.6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 )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
A. 厂长(经理) B. 总工程师 C. 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厂长 D. 安全专职机构的正职领导
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能力鉴定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
A.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 B. 服务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原则 C.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人行为的标准化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很多事故是( )引起的。
A. 人的意识淡薄 B. 人的操作 C. 人为失误 D. ABC都不是
安全色“绿色”的含义是:( )。
A. 禁止、停止 B. 警告、注意 C. 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D. 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国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行业人员和( )四类。
A. 未成年工 B. 特种作业人员 C. 女从业人员 D. 后勤作业人员
人员作业安全管理中所指的特殊从业人员包括( )几种人员。
A. 未成年工、患有有害作业禁忌症的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B. 女从业人员、未成年工、患有有害作业禁忌症的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C. 女从业人员、未成年工、年迈体弱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D. 女从业人员、有过敏反应、患有有害禁忌症的人员和相关工种作业人员
劳动安全卫生法具有如下特点:( )。
A. 强制性 B. 建议性 C. 随便 D. 都不是
人既是作业过程的一个( ),同时又是控制作业进程和运作方式的主人。
A. 策划者 B. 参与要素 C. AB都是 D. AB都不是
从培训教学角度,一般要求安全培训环境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培训场地装饰较为明快,建筑质量不会出现意外事故
B. 居住条件要好话,以保证学员睡眠 C. 周围有大商场,以便学员购物
D. 有很好的旅游环境,保证学员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