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感应也能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为防平行管道感应,应按一定间距用金属线跨接。管道与金 属设备或金属结构之间距离( )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A. 小于100毫米 B. 小于200毫米 C. 小于300毫米 D. 小于400毫米
32. 有毒有害物的安全卫生标准是( )。
A. 最高容许质量 B. 最高容许浓度 C. 最高容许密度 D. 最高容许比例
33. 当危险和有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应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们可接受的水平。解释的是:( )。
A. 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 减弱原则 C. 距离防护的原则 D. 防止接近原则
34. 可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A. 200~20000Hz B. 20~20000Hz C. 200~200000Hz D. 20~200000Hz
我国提出了综合防尘八字方针:( )。
A. 风、水、密、护、技、管、教、查 B. 风、水、密、护、技、理、教、查
C. 风、水、密、护、革、管、教、查 D. 风、水、密、护、革、理、教、查
特种设备的特征不包括( )。
A. 危险性较大 B. 易发生事故而危及生命安全 C. 功率较大 D. 对管理有特殊要求
37. 信号和显示器应在( )的原则下,根据工艺流程、重要程度和使用使用频繁程度,配置在人员 易看到和易听到的范围内:( )。
A. 明亮、闪烁、发声 B. 可见、可摸、可触 C. 安全、清晰、迅速
D. ABC都不符合条件
工业企业生产场所所允许噪声的声级为85dB(A),则允许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的时间为:( )。
A. 8小时 B. 4小时 C. 2小时 D. 1小时
安全生产目标通常有两种类型:结果性目标和安全投入指标。下列属于结果性目标的是:( )。
A. 改善劳动环境耗费 B. 整改事故隐患耗费 C. 减少负伤频率 D. 强化安全管理耗费
40. 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即称非电离辐射。下列哪种不是非电离射:( )。
A. 紫外线 B. Χ射线 C. 激光 D. 射频辐射
41. 白色荧光灯的显色指数Ra为:( )。
A. 65 B. 75 C. 85 D. 95
42. 生产性毒物的防止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哪种措施不得当?( )。
A.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和生产各种毒物 B. 对操作者采用个体防护和监护
C. 控制一切毒源,减少进入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量
作业场所的设备、地面、墙壁的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α限值(Bq/cm2)
A. 3.7×10-2 B. 3.7×10-1 C. 3.7×100 D. 3.7×101
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原尺寸的( )时,应报废。
A. 15% B. 10% C. 8% D. 5%
为使设备达到本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 )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
A. 自动保证安全 B. 自动消除危害 C. 自动发现 D. 各种措施
46. 最大耐受浓度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浓度。其符号为:( )。
A. LC100 B. LD100 C. LD0 D. LC0
47. 当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氧含量低于18%时,我们可采用( )。
A. 过滤式呼吸器 B. 隔绝式呼吸器 C. 防毒口罩 D. 防护眼镜
48. 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物危害:( )。
A. 工业毒物的危害 B. 低温危害 C. 酸、碱等腐蚀性危害
D. 易燃易爆物质的灼伤、火灾和爆炸危害
最大耐受剂量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其符号为:( )。
A. LC100 B. LD100 C. LD0 D. LC0
50. 起重机钢丝都在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 )应该报废。
A. 5% B. 7% C. 10% D. 15%
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其编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 得0.5分,最多不超过1.5分)
有关α射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α射线电离能力强 B. α射线电离能力弱 C. 穿透能力弱 D. 穿透能力强
E.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内照射
主要气候条件参数有:( )。
A. 温度 B. 湿度 C. 过流量 D. 气流速度 E. 热辐射
3.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三个构成要素,即( )。
A. 噪声源 B. 传播途径 C. 接受者 D. 声在真空中的传播 E. 声音的合成
4. 高频电磁场和短波电磁场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候群,如:( )。
A. 头晕、头痛 B. 乏力 C. 记忆力减退 D. 睡眠不好 E. 吐血
5. 下列哪些项是设备直线运动的危险类型?( )。
A. 接近危险 B. 经过危险 C. 卷进危险 D. 打击危险 E. 飞物打击危险
6. 需要进入存在高度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应当事先采取下列措施( )。
A. 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 B. 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C. 设置现场监护人员 D. 设置现场救援设备 E. ABCD都是
设备上易发生故障或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应配置( )。
A. 颜色报警装置 B. 声报警装置 C. 光报警装置 D. 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E. 频率报警装置
以下伤害形式属于物理型不安全状态的有:( )。
A. 设备外观割伤 B. 设备外观擦伤 C. 中毒 D. 设备外观卡伤 E. 高温设备烫伤
9. 安全装置的基本作用表现在:( )。
A. 防止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发生事故 B. 自动排除或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危险
C. 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D. 防止物质锈蚀、腐烂、自燃引起的事故
E. 防止人误入危险区发生的事故
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 )。
A. 粉尘的比电阻 B. 气体含尘浓度 C. 气流速度 D. 气流湿度 E. 气流温度
11. 常用来度量人们对噪声听觉感受的指标是( )。
A. 响度 B. 声压 C. 响度级 D. 声压级 E. 声频
12. 从压力容器管理角度,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属于第二类压力容器?( )。
A. 中压容器,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中危害介质且压力*容积≥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高度 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除外
B. 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
C.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D.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
E. 搪玻璃压了容器
机床照明符合安全要求的项有:( )。
A. 局部照明灯架不好 B. 线路无老化、无接头、无破损、无扭线
C. 使用220V整机照明灯高度应≥1.8m D. 照明灯开关应灵敏有效
E. 移动照明没有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生产和使用有毒物品的操作人员,可不根据安全需要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用具,如:( ) 等。
A. 工作服、鞋、帽、手套 B. 防护眼镜及防毒面具 C. 氧气呼吸器
D. 可供冲洗的清洁水源 E. 医疗急救用品
开展“5S”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有:( )。
A. 物为我用原则 B. 持之以恒原则 C. 静中求动原则 D. 氧气呼吸器
E. 自我管理的原则
关于粉尘理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粉尘成分取决于施工岩层原岩矿的成分,但在扬尘过程中由于重力、吸附、挥发等作用,粉尘 的某些成分可能发生变化
B. 实际防尘中采用粉尘的最长直径表示粉尘的粒径,用d表示
C. 超微尘的粒径小于0.25μm,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
D. 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密度,单位为kg/m3或g/cm3
E. 荷电性是指粉尘能被电离的难易程度
吊钩是起重机械的重要零部件,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 吊钩分锻钩和板钩两种 B. 吊钩不允许铸造 C. 吊钩允许焊接
D. 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必须具有质量合格等技术证明文件
E. 吊钩应无裂纹、明显变形、磨损等缺陷
影响设备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
A. 光照 B. 振动 C. 风载 D. 安装或运行地面 E. 稳定系数
19. 下列关于温、湿度对人体的影响表达正确的是( )。
A. 人体机体的热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机体的新陈代谢热;二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交换热量
B. 机体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取决于人体所处状态及环境条件,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C. 凡影响人体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湿度、风速等),都影响人体的热平衡, 其中湿度是最基本的影响参数
D. 29℃以上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可认为是高温
E. 温度低于人体正常温度的环境称为低温环境
下面关于放射源的防护与管理表达正确的是( )。
A. 领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从事许可登记范围内的放射工作。每一至三年进行一次核查
B. 放射性源不能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贮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 防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C. 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县以上卫 生、公安部门报告
D. 环境保护部门对放射源在应用中排放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实施监督
E. 放射源的使用与贮存场所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场所必须设置防护设施
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 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方格内)
安全管理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使生产经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熟知、掌握运用安全管理理论、手段、 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 )。
A. 有效性 B. 全面性 C. 普及性 D. 统一性
2. 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 生命 B. 财产 C. 生命和财产 D. 社会效益
3. 暖白色荧光灯的显色指数Ra为:( )。
A. 39 B. 49 C. 59 D. 69
安全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义,表达了一定的( )。
A. 危险情况 B. 环境装饰 C. 安全信息 D. 隐患
5. 具有视神经疲劳生理缺陷的人员不适合的作业是:( )。
A. 需要辨色的工作 B. 寒冷环境作业 C. 精密,超精密作业
D. 危险作业、高空作业、交通运输作业
根据我国《刑法》,涉及违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犯罪有( )种。
A. 2 B. 4 C. 0 D. 5
我国劳动条件分级标准将作业岗位的危害分为( )级。
A. 3 B. 4 C. 5 D. 6
厂级安全检查一般不包含的检查内容是( )。
A. 环境条件 B. 管理因素 C. 小型设备 D. 人的因素
9. 过程确认制是根据人们有意识行为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过程管理方 法。
A. 判断、确定、行动 B. 确定、判断、行动 C. 行动、判断、确定
D. 判断、行动、确定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该 作业。
A. 半 B. 1 C. 2 D. 3
11. HSE含义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 B.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C.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D. 生产管理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各 项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 )。
A. 外包工 B. 特种作业人员 C. 未成年工 D. 临时聘用的人员
13. 下列哪一项属于管理上原因的事故原因构成要素?( )。
A. 隐患整改不及时,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
B. 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C. 工作环境,如照明、温度、噪声、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
D. 劳动保护用具和服装缺乏或有缺陷
《安全生产法》对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 )作出了规定。
A. 监督职责 B. 享有的权利 C. 应尽的义务 D. 管理职责
15. 实验结果表明,若以20岁时所需的照度为标准,则60岁为其( )。
A. 1.5倍 B. 2.5倍 C. 5.5倍 D. 7倍多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 B. 400 C.300 D.350
危险作业人员组织中,应安排有( ),负责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管理。
A. 作业技术负责人 B. 专门安全监护人员 C. AB都是 D. AB都不是
18. 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练兵应按照“四懂三会”的要求进行,下列哪一项不是“三会” 所指?( )。
A. 会排除故障 B. 会操作 C. 会维修保养 D. 会工艺流程
19. 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 )。
A. 高处作业穿硬地鞋 B.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 C. 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D. 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区域内逗留
管理学中最基本的原理是系统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 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 )的目的。
A. 顺利 B. 强化 C. 改善 D. 优化
21. 根据安全理论进行系统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 B. 情绪不佳,技术不好
C. 管理不严,无章可循 D. 都不对
岗位分析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即:( )。
A. 工作定向分析与人员定向分析 B. 工作定向分析与人员年龄分析
C. 工作定向分析与人员工资分析 D. 工作定向分析与人员关系分析
两个系统交接的位置即为交叉结合处,可划分为硬交叉和软交叉两种类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软 交叉结合类型?( )。
A. 时间交叉结合 B. 工艺交叉结合 C. 管理交叉结合 D. 职责交叉
24. 如下哪些心理现象与事故有关?( )。
A. 侥幸心理、盲干心理、逞能心理、麻痹心理、好奇心理等
B. 谨慎心理、认真心理、负责心理等 C. 小心谨慎 D. 都不是
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
A. 岗位安全教育 B. 厂级安全教育 C. 车间安全教育 D. 技能教育
26. 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通常有这样的指标:安全上有1元的合理投入,能够有( )元的经济产 出。
A. 4 B. 2 C. 6 D. 38
人既是作业过程的一个( ),同时又是控制作业进程和运作方式的主人。
A. 策划者 B. 参与要素 C. AB都是 D. AB都不是
28. 安全生产目标通常有两种类型:结果性目标和安全投入指标。下列属于安全投入指标的是:( )。
A. 事故严重率 B. 消灭重大事故次数 C. 减少负伤频率 D. 整改事故隐患耗费
29. 在事故调查处理中,根据所确认的事实和事故直接、间接原因,对责任事故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 者和( )责任者,然后再在其中确定主要责任者。
A. 领导 B. 管理 C. 间接 D. 有关
30. 企业全员安全教育是面向全体干部、( )的定期安全教育。
A. 工人 B. 家属 C. 职工和家属 D. 技术人员
31.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要特殊医疗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者。”评定标准 对应的伤残级别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32. 下列( )起重机械操作员不需持有合格证书。
A. 汽车吊 B. 龙门吊 C. 葫芦吊 D. 塔吊
33. 下列描述的性格特征中哪一项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 )。
A. 精力旺盛,为人直率,易冲动,心情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
B.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交际,兴趣与注意力易转移,属外倾
C. 沉默寡言,稳重,安静,忍耐,情绪深藏,兴趣与注意力不易转移。属内倾性
D. 明察秋毫,行动迟缓,离群索居,情绪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 )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A. 60瓦以上 B. 70瓦以上 C. 80瓦以上 D. 90瓦以上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工具,也是做好安全工作、防止工伤事故 和职业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在编制( )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A. 销售计划 B. 生产、技术、财务计划 C. 设备计划 D. 产品开发计划
36. 下列哪一项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 )。
A. 环境不良 B. 身体的原因 C. 管理原因 D. 教育的原因
37. 下面哪些形式是人机系统的基本形式:( )。
A. 人与工具的结合,人与控制机的结合,人与微机的结合,人与动力机的结合,人与工作机的结 合
B. 人作为劳动者的人机结合形式;人作为控制者的人机结合形式;人作为监视者的人机结合形式
C. 开车床 D. 都不是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应由( )负责具体组织。
A. 企业安全工作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 B. 企业财务计划部门 C. 企业生产部门
D. 企业第一领导者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领导、查思想、( )、查管理和查隐患。
A. 查账目 B. 查制度 C. 查技术 D. 查工艺
40.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 )负责组织制订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保证工艺文件、技术资料和工具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A. 车间安全员 B. 车间技术员 C. 车间主任 D.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1. 下列哪一项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描述不正确?( )。
A.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 B. 最重的为一级 C.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四个等级
D. 最轻的为十级
定期性检查的周期一般为( )。
A. 车间每年组织一次 B. 主管部门每月或每周一次
C. 生产经营单位每季或每月组织一次 D. 班组、岗位每半年组织一次
“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背景为白色”所描述的安全标志的类型为:( )。
A. 禁止标志 B. 警告标志 C. 指令标志 D. 提示标志
4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范围?( )。
A. 焊接工 B. 车工 C. 井下爆破工 D. 凿岩机司机
45. 实验结果表明,若以20岁时所需的照度为标准,则60岁为其( )。
A. 1.5倍 B. 2.5倍 C. 5.5倍 D. 7倍多
46. 5S管理法中“5S”的含义是( )。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B. 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卫生
C. 安全、卫生、整顿、清扫、素养 D. 整理、整顿、清扫、安全、质量
47. PDCA循环法中,“实施阶段,按制定的对策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和 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
A. A阶段 B. C阶段 C. D阶段 D. P阶段
48. 故障树分析中“最小割集”的概念是:( )。
A. 顶事件发生充分、必要的时间组合 B. 顶事件不发生充分、必要的时间组合
C. 结构重要性 D. 都不是
人眼视力正常标准规定为:最小视角为1分时,视力( )。
A. 等于1.0 B. 等于1.2 C. 等于1.4 D. 等于1.5
50. 我国现行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总共由( )个表号组成。
A. 10 B. 11 C. 12 D.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