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8|回复: 3

1质量技术工艺俱乐部--做MSA的时机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合肥--质量--关 08:55:28
做MSA的时机是?
苏州-范咨询培 10:12:15
年度的MSA和测量系统中人机料法环变化时
昆山-咨询-陈 10:51:18
我认为做MSA可以在以下几个时机去做:1.PPAP时(即测量设备用于新的特性时)。2.新购测量设备时。3.测量人员上岗前。4.更换新测量设备时。5.校验之前。6.测量设备维修之后。7.定期(通常至少每年一次)。8.其他合适的时机。
昆山-咨询-陈 10:51:47
当然PPAP及定期的做好了基本就能满足TS方面的要求。
合肥--质量--关 10:54:42
其他的我都明白,但是第5项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校验之前做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山-咨询-陈  11:00:47
这可不是,校验结果还不包括人员的误差?

苏州-范咨询培  11:00:59
所以校准前不用做

惠州-雪白公子  11:01:00
包过
因为他也有人在操作
苏州-范咨询培  11:01:28
校验结果的人员变差是校准人员的人员变差
MSA是检验员的人员变差

合肥--质量--关  11:01:40
我也是这么认为,所以提出疑问

苏州-范咨询培  11:01:45
不能同日而语

昆山-咨询-陈 11:02:13
那如果我发现人员都手法都不准确的话,我还能用他来进行分析吗?

苏州-范咨询培  11:02:58
所以这些都是MSA分析的问题啊
本来MSA就是确认测量系统是否合适,包括人员的测量方法是否合适

昆山-咨询-陈  11:04:06
如果我从MSA分析即发现设备已经变异很大而且无法调整,需要报废了,我还需要去做校验吗(因为不少设备的校验是外校需要比较高的成本的哟)?

惠州-雪白公子 11:04:12
校验的结果是不确定度
不确定和MSA分析有什么区别

台州-质量-alroy 11:06:08
测量系统不是包括人跟设备的吗?

合肥--质量--关 11:06:25
嗯?昆山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嘉兴-舒城-黄 11:06:52
个人觉得测量设备外部校验之前不需要做MSA的啊 外部校验阶段是确认测量设备可否还保持原有的测量精度和要求啊

惠州-雪白公子 11:07:24
测量系统包括,人,机器,物料,方法,环境等
标准

苏州-范咨询培  11:07:40
这个其实需要搞清楚msa和校准的区别

昆山-咨询-陈 11:08:01
有没有道理自己判定,因为真的连很多教材都有问题。就看你是不是真做,如果没有真做就没有意义了!

惠州-雪白公子  11:08:19
校准的结果好像是用不确定度来表示的

苏州-范咨询培  11:08:21
嗯,的确是这样
其实如果真做,只要能做到很少一部分就很不错了

惠州-雪白公子  11:09:09


昆山-咨询-陈 11:09:11
是的。

合肥--质量--关  11:09:21
我认为昆山考虑的角度不是质量而是从成本控制来考虑的
从质量方面考虑是不用做的,但是从节约成本来说是需要做的,可以这么理解吗?

合肥--质量--关 11:13:53
这么没有人赞同,也没有人反对,什么情况呀?

昆山-咨询-陈 11:14:55
如果说没有真做,你就只要做一做PPAP及每年一次就OK了。有从成本这方面考虑的。而且其实也有从质量方面的角度考虑,如果你要做线性、偏倚分析(类似于校准),那我先分析GRR之后其实就比较好选择合适的人员。

合肥--质量--关  11:16:34
我们现在讨论,当然是从理论上来讨论了,不涉及真不真做问题

昆山-咨询-陈11:17:45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在论坛里,你只能辩证吸收,不是看多两个人赞同就认为是对的。我之前考黑带的时候发现教材里面很多地方是错的(整理之后发现近百处)。

惠州-雪白公子  11:18:03
有道理

昆山-咨询-陈  11:18:23
其实理论学好了,你在应用的时候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13-4-14 0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理解昆山说法,但我认为有一个实际情况要考虑,即使你做了测量系统分析是不好的,老板也可能让你再去校一次,因为他不相信你的结果,而实际上有些情况下外校不合格也不一定会收你的钱,这就更能成为老板让你去校的说词。另外MSA中有一个稳定性分析就可以对仪器的飘移进行监控了,大家试想一下校准前有没有MSA?当然也许话不是所有的仪器都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08: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8 06:42 , Processed in 0.10546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