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回复: 0

失业者如何应付聚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8 2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于失业的人来说,节假日聚会根本不是什么快乐的场合。哪怕一句毫无恶意的“过得还好吗?”都感觉像是一个触痛神经的话题──对那些长期失业的人士来说尤其如此,自上次经济衰退以来,美国的长期失业大军一直在不断地壮大。
求职无门的人也许会发现很难向人解释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或者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让他们惧怕的是:新认识的人询问“你是做什么的?”)
另一方面,主人和参加聚会的客人如果想要了解失业朋友或亲戚的近况,结果也许是发现自己不经意走进了交谈的雷区,因为研究发现,长期失业与精神抑郁和健康状况下降等其它问题有关联。
有些参加聚会的客人会躲开失业者,好像失业会传染人一样,或者小心翼翼地避免谈及与工作相关的话题,生怕伤害了对方的感情,也生怕对方向自己求助。向求职中的成年人提供帮助的非营利机构芝加哥国家人才网络(National Able Network)的培训专员弗雷德里克•海尔斯顿(Frederick Hairston)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我忙着保住自己的工作,我甚至不想参与那样的交谈”。
佐治亚州门罗市(Monroe)的职业教练兼作家玛丽•麦金太尔(Marie McIntyre)说,寻常开启话题的寒暄──比如,“你找到工作了吗?”──可能会让失业的人感到自己被逼入了死角。“这是个合乎逻辑的问题,但是如果他们已经找到了工作,他们会告诉你,如果还没有找好工作,那么这次交谈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悲催的色彩,”迫使尚在求职的人承认失败。
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英语教授、谈话技巧专家安妮•柯赞(Anne Curzan)说,当尚在求职的人产生防范心理时,无心的随意询问在其听来都有了言外之意。她建议调整一下问话的方式,给尚在求职的人留出回答问题的余地。不要问“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而是问“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呢?”这就让尚在求职的人能够把话题集中在他/她想谈的内容上,无论是四处奔走找工作,还是带孩子或者做志愿工作。
用善解人意的方式问问题也会比较好。比如,在问对方问题之前先说:“我知道现在找个工作非常困难。我早就想过来问问你进展怎么样了。”
柯赞博士说,如果其他客人问得过多,还在求职的人可以说:“你知道,现在谈这个话题不会让人太开心,我们还是聊点别的吧”。或者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笑一笑,然后前言不搭后语地问一句:“你看《林肯》那部电影了吗?”
很多人担心失业者会当场求自己帮忙找工作,如果没有的话主人和其他客人也许会松一口气。专家说有人提出唐突要求带来的尴尬可以这样来化解:先听会儿对方说话,然后示意自己知道了这回事,也许再交换一下名片,然后转个话题说:“嗨,今天的聚会先好好玩,我们节后再联系。”
波士顿领导力发展及再就业辅导公司ClearRock的执行合伙人安妮•史蒂文斯(Annie Stevens)说,不过主人和其他客人不要以为失业的客人来参加聚会是为了拉关系。她曾经听到一位主人介绍客人时说:“这是约翰,他失业了。”她说,这听起来非但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把正在求职的人本来也许不想公开的信息透露了出来。她的建议是:主人应该私下问问客人,怎样介绍他比较合其意。
新泽西的营销及销售主管约翰•弗格齐(John Fugazzie)说,在节假日聚会上,“失业是众人避讳的一个问题”。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两次失业的弗格齐创办了美国邻里互助协会(Neighbors Helping Neighbors USA),这是一个在美国东海岸拥有26家分会的求职援助团体。他说,很多人仍然“认为没有工作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有履行你应尽之责”。
蒂姆•休斯顿(Tim Houston)是圣地亚哥(San Diego)的一位金融服务软件咨询师。他说自从去年失业以来,他就一直面临着“社交场合上各种各样的尴尬境地”。他申请了很多职位,经常做志愿者,现在他正在自己所在的教会发起一个求职团体。尽管如此,他的一位朋友含蓄地指出他做得还不够,应该申请薪酬低一点的工作。(他试过,但是被告知他的资历过高。)另一个朋友认为当志愿者是浪费时间。休斯顿说,当你在努力争取面试机会时,“受人指责的感觉特别难受”。
求职的人说,不请自来的建议很少讨人喜欢。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一位亲戚对弗格齐说:“我看到家得宝(Home Depot)公司在招人,你应该去那儿应聘。”弗格齐说:“我经营过一家价值12亿美元的企业。我敢肯定如果我去家得宝申请工作,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录用我。”不过他也说,但是毕竟,他也知道一些有能耐的商界人士连申请阶段都没有通过。
阿比•斯内(Abby Snay)是旧金山教授谋职技巧的非盈利机构JVS的常务理事。她建议找工作的人通过描述自己切实想做的工作的方式来把控谈话。她建议她的客户针对常见的评论写下30至60秒的乐观回应文字,再写下能从别人那儿获取有益信息的一些问题。然后,她让他们在镜子前或者与一个朋友一道进行排练。
麦金太尔博士建议参加聚会的失业人士制订一个“聚会计划”。把聚会当成是遇到可能会助你一臂之力的贵人的一种途径。穿着体面一点,酒不要喝得过多,与人交谈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她说:“尽管你可能很想痛斥一下那个解雇你的白痴老板或者那个没有请你回去的无礼的面试官”,但是你要避免把聚会当成发泄的场合。喋喋不休地发泄愤怒或失意除了会扫人兴之外,还表明“你不是别人愿意与之共事或雇佣的那种人”。
海尔斯顿让他的求职援助团体成员互相练习他们的精简版“电梯演讲”,里面汇总了他们具备的技能、经验和持有的目标。他指导他们参加聚会时随时准备谈论体育或时事话题,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则要能够轻松进入求职的话题,但又不要让它成为谈话的主要内容。
勒妮•里尔(Renee Real)是丹佛的一位营销传播经理。她说,在去年失业的11个月时间里,她努力消除郁闷、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的情绪。在社交活动中,她厌倦了听人说“别担心,你很快会找到一个工作的”这样的陈词滥调,或者“你还没有找到工作吗?”这样的伤人暗箭。
她对此做出了乐观的回应,比如,“你说得对,我还没有工作。我在认真重新评估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正在思考的有这么几项”。她还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开始锻炼,体重减掉了几磅,志愿为一个专业团队担任营销经理,让她自己拥有一个可以与人探讨的有意义的工作。里尔说,保持健康的自尊心、积极地投入“往往可以让批评者很快闭上嘴巴”。
这种态度也帮助她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作。
00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2 21:51 , Processed in 0.14356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