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CBA

【分享】航天老专家生前笔记(可靠性设计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A397        在潮湿环境下或在海上及沿海地区应用的设备尽量使用密封的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固体继电器。
A398        在大电流应用情况下,不应使用额定容量与工作电流相接近的插头座。
A399        在高压应用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气隙结构的耐压程度,应选用超过实际应用电压值的插头座。
A400        注意插头座的本身材料耐高温的标称值,应选用比实际可能出现高温要高的插头座。
A401        在应用插头街头时,只要条件允许,就将多线接插件中的所有多余接点与工作接点并联。
A402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解决连接器的导向问题,以保证连接可靠。
A403        印制板连接器配合中,应当限制印制板厚度公差范围。若印制板过厚,会使弹性元件弹性变形,过薄则使接触压力太小,引起接触不可靠。
A404        插拔力大的连接器,其安装板的刚度要高,以免在插拔过程中,因地板变形而影响接触。
A405        多线接插件的连线不应附加应力。不应为追求美观把连线绷直,而应留有一定裕量以防振动时受力,影响接触可靠。
A406        应尽量选用有锁定装置的连接器。
A407        若采用没有锁定装置的连接器时,则在整机设计时,应加压板或锁定,以防因振动冲击而造成接触表面的磨损。
A408        接触对端接应防止虚焊或连接不良。连接细线很易折断,应外加段套管对连接处加以保护。
A409        在高频同轴连接器上焊接电缆时,电缆外导体应均匀梳平,内外导体焊完后要修光、焊接点处不能变粗,要保持直径相同;否则高频驻波比将增高。
A410        大功率接插件应尽可能装在金属板上,以利散热。安装密度大的接插件也应注意这一点。
A411        多线接插件应留有富裕接触对,除非作为更换、接地及并联使用外,也可以防止热点集中。
A412        当使用频率超过0.1兆赫时,若小型化接插件上同时又高电平、低电平和快速脉冲信号传输,这时,应特别注意串音干扰,必要时在接触对之间加接地线、屏蔽隔板或金属罩。
A413        在接插件的接触端面上可以涂以很薄的、抗腐蚀能力很强的润滑剂,我国生产的接点固体润滑剂(BY-2)对镀金和镀银接插件是非常适用的。可以降低插拔力,提高镀银表面抗硫化能力。但使用环境不宜超过55℃。
A414        要特别注意插件接触表面的清洁,并尽可能少插拔,以减少磨损。
A415        SL型系列视频插头,一般只适用于300MHz以下。不应用来代替L型系列射频插头座来传输300MHz以上的信号。
A416        保险丝的额定值应与被保护部位的额定电流值(包括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相当。
A417        保险丝安排,应使得支路中保险丝在主路的保险丝以前熔断。
A418        所有的面板指示仪表,都应有外部零点调整。
A419        只要有可能,被指示出正常工作的数值应在满刻度偏移的1/3或1/4之间。
A420        在有强低频磁场干扰的场合,必须选用带防磁罩的电表。
A421        除了控制用旋转机,应标明旋转方向(顺时针)。
A422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应尽量采用无刷电机。
A423        带有换向器(整流子)的电动机,在电源线上采用的防火花干扰滤波电容器中,以穿心电容为最佳。
A424        开关应满足接触良好、定位可靠、跳步清晰、阻力适当、转换寿命长等要求。
A425        电动机、电动发电机和电能变换器应使其噪声电平尽量低,必要时增设消声设备和措施。
A426        经常拨动的开关,禁止使用小型扭子开关。
A427        端子、端子板、接线条、接线柱及接线片的端头接点应有适当的间距,在高湿(包括凝暴)条件下,应能防止电晕放电、击穿和降低漏电阻。
A428        连接每一个端头或接线片的导线数应不多于三根,端接线总的截面积不应超过端头或接线片的截面积。
A429        用于互连组件的接线端子板和接线条,应留有10%,至少不小于两个备用接线端子。
A430        端子接线板应用螺栓固定,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测和更换。
A431        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均应采用自动断路器。只有要求在过载情况下能紧急使用时,才应采用非自动断路器。
A432        断路器能用人工控制通或断。
A433        断路器应采取密封措施,保障其内部装置在潮湿和盐雾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A434        断路器在其安装位置相对于正常安装位置(垂直或水平)倾斜30度的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其额定电流变化不应超过正常状态下的±5%。
A435        断路器应设置易识别的通或断的标志。
A436        通常在弯曲状态工作的导线和电缆,如连接在能活动(旋转的)或移动的元器件上的电缆,应采用绞合多芯电缆。
A437        穿过强干扰电磁场或用来舆高功率射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应选用有双屏蔽套的同轴电缆。
A438        选择温度系数相反的两个电容器组合。如用聚苯乙烯电容器(具有负温度系数)与云母电容器(具有正温度系数)并联,何以减少容度温标。也可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聚苯乙烯电容器与聚碳酸酯电容器并联。
A439        选择电阻器与电容器组合。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升高而电容量下降,使时间常数Z=RC值不变,达到补偿的目的。
A440        选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来补偿晶体管参数变化。
A441        选用电容器来补偿某些晶体管参数漂移。如用单结晶管(UJT)组成的弛张振荡器可用正温度系数涤纶电容器来补偿。
A442        "应用脉冲磁控管时应注意:
A.调制脉冲波型必须满足磁控管提出的要求;
B.在应用中必须在其规定应用极限值之间;
C.能量传输系统应当尽量减小电压驻波比,最大电压驻波比不能大于1.5;
D.在设计调制器时必须使直流电压能够控制阳极直流电流;
E.对阳极灯丝进行保护,可采用旁路电容、灯丝电源应有足够的电阻等以防浪涌烧坏灯丝;
F.灯丝电源最好设计成可调的,以便根据使用要求,在磁控管加到不同的阳极电流时,能够调整灯丝电压,保证阴极工作正常。"
A443        "在应用COMS IC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A.COMS IC输入电压的摆幅应控制在源极电源电压与漏极电源电压之间;
B.COMS IC源极电源电压VSS为低电位,漏极电源电压VDD为高电位,不可倒置。
C.入信号源和COMS IC不用同一组电源时,应先接通COMS IC电源,后接通信号源;应先断开信号源,后断开COMS IC电源;
D.COMS IC输入(出)端如接有长线或大的积分或滤波电容时,应在其输入(出)端加串限流电阻(1-10千欧),把其输入(出)电流限制到10毫安以内。
E.当输入到COMS IC的时钟信号因负载过重等原因而造成边沿过缓,不仅会引起数据错误,而且会使其功耗增加,可靠性下降。为此可在其输入端加一个斯密特触发器来改善时钟信号的边沿。"
A444        "COMS IC中所有不同的输入端不应闲置,按其工作功能一般应作如下处理:
A.与门和非门的多余端,应通过0.5-1MΩ接至VDD或高电平。
B.或门和或非门的多余端,应通过0.5-1MΩ电阻接至VSS或低电平。
C.如果电路的工作速度不高,功耗也不要特别考虑的话,可将多余端与同一芯片上相同电路的使用端并接。应当指出,并接运用与单个运用相比传输特性有些变化。"
A445        对系统维修性指标预计,并对维修性方案进行论证,以确定系统(整机)维修性指标和确定以维修性为准则的最佳构成方案
A446        对系统维修性指标进行加权分配,并提出分系统(分机)的维修性保证措施。
A447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使用地点拟定维修等级,以便确定配备维修设备、仪表和备件。
A448        尽量使设备结构简单以便维修,降低维修技术要求与工作量。
A449        要保证即使在维修人员缺乏经验、人手短缺而且在艰难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也能进行维修。
A450        做到不需要复杂的有关设备就可以在紧急的情况下进行关键性调整和维修。
A451        只要可能,应使一切维修工作都能方便而且迅速地由一个人完成。
A452        尽可能设计少需要或不需要预防性维修的设备,使用不需要或少需要预防性维修的部件。
A453        确定需通过预防维修与监视或检查的参数与条件。
A454        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固定零件与电路设计,以避免维修调整。只要在设备使用寿命期内零件的部分值不需要改变,就不要使用可调整零件。
A455        尽量减少冗长而复杂的维修手册和规程。
A456        尽量采用小型化设计,以减少包装与运输费用,并便于搬动与维修。
A457        设计时要权衡模块更换、原件修复与弃件或更换三者之间的利弊。
A458        应降低寿命周期的维修费用,尽可能采取便宜元器件原材料和容易的维修工艺。
A459        减少贮存中的维修,保证有最长的贮存寿命。
A460        设备应具有最轻的重量和良好的可靠性与耐用性。
A461        需要维修的零、部、整件应尽量采用快速解脱装置,以便于分解和结合。
A462        应尽量减少维修频数,采用成熟的设计和经过考验的零、部、整件。
A463        只使用最省种类和数量的紧固件,分解结合时最好不用工具或尽量不用动用工具。
A464        要精简维修工具、工具箱与设备的品种和数量。
A465        应提供简便、实用的自动诊断故障和核准测试设备。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A466        在总体设计方案上,应使各分机采取故障隔离措施。
A467        应提供磨损后的调整设施,并便于调整。
A468        保证装备能满足维修者对它的各方面要求,符合人类工程学的观点 ,满足维修操作性、人力限度、身体各部的适合性等要求。
A469        装备上应设有成套的各种备附件。
A470        除弃件式零部件与模件外,均应为可以修复的。
A471        选用各种轴承与密封装置时,应保证在维修期内,只需最少量的维修与保养,并可用调整来消除磨损的影响。
A472        所用齿轮的种类和大小,应能满足过载的要求。根据装备的寿命周期可适当降低其额定值。
A473        各类设备的零(元)件,应尽量降低其使用额定值,以承担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过载。
A474        装备上应设有充分的保护罩,附件固定装置以及安装与包装的栓系点。
A475        使用在设备外而易于检查、擦洗、更换空气过滤器和射频干扰隔板。
A476        安装时间累计器,以指示工作和备用期间耗费的时间。不要用电动机型的。
A477        应提供迅速、确定的故障鉴别方法。如提供计算机判断故障语言或提供故障树形式的逻辑故障判断表,列出可能产生的故障、排除方法和排除故障时间等。
A478        为易于寻找故障、易于隔离、易于调整和校准,进行最佳设计。
A479        为了能够迅速进行故障定位,最好采用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参与的故障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并自动切换。
A480        如不能采用计算机或微处理机进行故障定位,至少机内设有故障检测电路,用发光二极管、表头等指示故障。
A481        为尽量减少停机时间,应尽可能使用可更换的功能组件,而勿需调整校准。
A482        指以检测的主要电压、波形和输入信号的测试点。测试点应按逻辑顺序排列。
A483        在没有机内测试设备的地方,应指明测试点和测试设备接口,并尽可能使用通用测试设备。
A484        只要可能,关键性测试点应该安置在设备的面板上。
A485        当设备接通于工作位置时,所有测试点都必须容易接近而勿需更多的拆卸。
A486        对于高频脉冲等信号测试点,要考虑采用同轴连接器。测试点的测量,应相对于地。
A487        只要可能,每一测试点都要用符号(如“TP-101”)和专门术语(如“+12Vdc”)标出。
A488        注意隔离,以保证测试电路故障时不致引起被测试电路发生故障。
A489        在每一主要部分、模块、分机的输入或输出部位,都设置检测点。
A490        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测试点时,应使之位于外露边缘或外路面上,以便插在电路内进行测试。
A491        使用紧固的、绝缘的测试点,以保护测试点不被损坏或发生短路。
A492        保护测试点线路,防止因测试点意外接地而破坏设备。
A493        提供印制线路延伸板或测试电缆,最好每一连接插脚设一测试点。这样,在整机通电测试时,正常装在线路板上的部件和连接器也可以接触到。注意,长的印制电路延伸板或测试电缆对高速电路可能引起定时的问题,这种电路在没有延伸线的情况下是有可能正常工作的。
A494        模件在工作条件下应能自行测试或易于测试,最好能不用特殊的工具或电缆。
A495        "在符合下列任意情况时,应装置及内测试设备:
A.当主要设备进行工作时必须经常观察的部位(如,面板上的表头和监视显示器)
B.手提式测试设备不一定总可提供必要的数据(例如,测试天线和射频采样探头)。
C.测试时需要将设备或传输线拆开(例如,定向耦合器、开槽测试线和假负荷波导开关)。
D.复杂设备的维修(例如,带波段选择开关以观察各点关键波形的监视显示器)。
E.必须作影响使用寿命的测量。
F.可能缩短平均维修时间。"
A496        机内监视装置必须易于拆卸,以便校准和修理。
A497        故障检测指示器应位于印制线路板的外露边缘或外路面以便及时发现故障。
A498        所有关于正常运转的指示灯均应易于查看。
A499        声响和视觉警报装置要容易进行测试。
A500        如果维修规程必须按特定步骤进行,就将设备设计成只能按这种步骤进行维修。
A501    测试流程不应要求技术人员退回原步骤或重复调整。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A502    在测试设备或其盖内要留有放置测试电缆、附件和特殊工具的地方。
A503    在一个标准信号发生器内,应有一切必要的标准输入。
A504    辅助设备或测试设备的连接器应能迅速而方便地接上并立即工作。
A505    每一调整只应与唯一的控制器有关。
A506    设计模件和分组件时,需使它们在脱离设备时易于检查和调整。在把它们装到设备上以后,应不再需要调整。
A507    在旋转部件上应该安装旋转把手,并注明正常的旋转方向。
A508    保证所有活动部件都能平稳而无声的工作。将游隙和扭冲保持在最小限度。
A509    尽可能将运动的机械零件设计得毋需补充润滑油。
A510    如果必须使用润滑油,应不必拆卸部件。
A511    每一个测试点应尽量标有测量的超限信号或容许极限。
A512    测试点应设有彩色标志,其色泽应鲜明而能互相区别。
A513    测试点应按照系统的测试计划设置。
A514    所有测试接头在连接时应不大于一圈的几分之一。
A515    测试点的位置应靠近同它们相关的控制器与显示器。
A516    在调整程序中所用的测试点应只有一个调整控制器。
A517    在操纵相应的控制器时,在测试点应显示清楚信号。
A518    为了减少寻找测试点时间应将测试点设置在:靠近主要通道口、适当集中、适当标记、靠近从工作位置能看到的地方等。
A519    在需用探针检测的测试点上应设有探针固定装置。
A520    各测试点应参照被检测器件加以编号,以便指出故障电路部位。
A521    所设置的测试点应能精简所需的测试步骤。
A522    凡整机、部件、模件、零件、备件、附件、专用工具、测试仪表、应能明确识别区分。
A523    通常采用单元编号的方法,使得同一部件多处使用时,不必变更其内部有关标记。同一部件编号,在各种技术资料中要一致。
A524    标识应包含必要的功能说明和性能参数,有的还要注明出厂日期,生产单位。
A525    标识必须经久耐用,不脱落、不退色和不因腐蚀而变质模糊。
A526    标记度鲜明醒目,容易看到和辨认。
A527    标记在同一设备中有统一的格式。
A528    润滑类型与润滑周期应在润滑点附近标明。
A529    凡是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必须拆卸修理或更换的部位都应明显的标出。间隔时间在日历或工作时间表上标出。
A530    将维修说明和校准表安装在设备的显眼处以便进行维修,并使它们在设备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都能保存下来。说明应简明完备。
A531    零件的标志应位于每一零件的近旁。
A532    选择多触点的连接器时,应带有键槽、极性(阴或阳)及造形,应能防止不适当的连接、错位或错接。
A533    设计可移动的零件时,应令其只能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为此,可用特定的键颜色、编号、尺寸或形状。
A534    如果模件需要对准,或者连接器的密度过大,就必须设置引导销。
A535    连接器上的对准销或键销应该比电插脚伸出的更长些。
A536    在同一盒子内部的部件的正确方向必须设计得易于识别,或适当标出。所有相似插座和相似极性的部件,其方向也应该一样。
A537    在塑料或金属上设置的标识应该压印、蚀刻、雕刻、丝网印刷或漏印,并涂上透明漆,不可用纸签或印花釉法。
A538    电线与电缆都要编号并加标记以便在它的整个长度上都易于识别。
A539    在传输线端头须标明导线的特性阻抗。
A540    盖子的开关方法须在结构上算得出来,或者在外面标出。
A541    刻度、指针或表头的所有控制器都应明显地标出,以便识别控制部位。
A542    如果在进行正常维修时需要将控制器预置,那就应该在设备上标出指示记号。
A543    维修时必须拆卸的机械设备上必须作出记号,以保证重新装配时各部件的相对部位正确。
A544    接头与附带的标识应安在看得见的地方,所有的接头插脚都应该标出。
A545    需要经常检查、维护和分解结合的装置及零部件,应有最佳的可接近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A546    要根据人的因素特性要求,保证能够迅速达到各维修部位。
A547    应提供检测性能、预测、故障定位和进行校准最佳能力的设施。
A548    保证各种调整控制器能迅速够得着,并设有锁定装置。
A549    装备上应设有能迅速进行观察、检查、调整、修理的通道,孔洞采取用堵塞孔、铰链盖、门或窗等形式进行封盖,揭开时不需使用工具。
A550    各种仪表板应采用铰接或快速解脱的连接,并可作为单位卸下进行保测试和校准。
A551    保证能够方便的到达设备的各个维修部位、润滑点和燃料添加口。
A552    在维修制动器与离合器时,应能不解体进行检查和调整,便于更换零件。
A553    需要经常维修的零部件所处的位置,在不分解其它零部件的情况下就应够得着。
A554    应考虑防寒措施,并保证人员在露天穿戴寒衣、手套时能进行装备维修工作。
A555    应采用先进川可达性技术,如多采用快速解脱紧固件、机罩、门,少用螺栓紧固件。
A556    所有电子装置应采用快速解脱紧固件与接头;在卸下组合件时不应干扰装备的其它部分;
A557    保证以最少的时间与人员,能把整套装置作为一个单件进行迅速更换。
A558    蓄电池所处的位置应便于保养、更换和添加电解液。
A559    向油箱及容器中添加燃料和加注润滑剂应简单、方便、迅速。
A560    装备上润滑系统中的油杯、油咀的数量应适当,注油应迅速、可达。
A561    装备上的舱室、油箱、容器和贮槽上应有数量足够、位置适当的迅速、可达的排泄孔。
A562    应避免要求接近设备的后面或侧面。普通安装在船上、车上、飞机上的设备都会使接近这些设备发生困难。
A563    应该訨零件 可以接近,并留下足够的空间使手能伸进去测试、拆卸和安装。
A564    在连接器之间留下足够的空间,以便能握住进行连接或拆开。
A565    设计时注意使那些最容易出毛病的部件最容易接近。
A566    对带备用我的组件,如印制电路板等,采用插入连接法以方便更换。
A567    对每个可更换的组件,要尽量减少输入和输出的数量。
A568    避免将零件重叠在一起,可更换的元件应安装在底板上而不要重叠地安装在一起。
A569    元件或部件不要被其它大的不易移动的元件、部件或结构阻挡住。
A570    在安装时,避免使壳体、模块或接头受到较大的扭力或压力。
A571    对于自锁插销,考虑用安全锁挡,为了能快速解脱,而不宜用安全线系。
A572    安装微部件时要特别小心。由于它们体积小,常诱使设计人员把它们安装的难于维修。
A573    "为了便于接近,只要无碍于设备的性能,应按下列优先次序选用安装方法:
A.敞开,不用盖子;
B.如果需防潮或防止异物侵入,可安装滑动式或铰链式门盖;
如果有门不能满足对应力或密封的要求,可采用能迅速打开的盖子。"
A574    在门上或链式盖上要安装吊带、挂钩、锁或者闩,使门或盖能稳定地开着。
A575    底盘要能完全从机箱内取出而不需拆卸。
A576    把需要经常拆卸的大型组件安装在抽屉式滑板上。
A577    选择抽屉式滑板时须注意能承担应有的负荷。在拉开的位置上,底盘不允许有凹下、弯曲或摇摆现象。能迅速打开的自动锁应能将底盘维持在拉开的维修位置上。若采用软电缆,须能自动随底盘拉出或推进,可带电维修。
A578    能使抽斗在垂直面上转动或锁定的滑板,在设备上仍装在机柜上时不妨碍接近装在抽斗的顶端或底部的设备。
A579    不宜采用硬连接电缆而宜用软电缆。软电缆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在抽斗滑板充分打开时不致使电路接头断开。
A580    在底盘上安装把柄或环扣,以便将其自箱内移动出来。
A581    设计设备时,应使其在维修时不易受到损坏。易受损坏的精密零件,在外露时应加防护装置,当底盘拆下并倒置以进行维护时,应强网罩或采用其它方法保护零件。
A582    在拆卸或安装时,应为大型的或笨重的部件准备底盘座或架子。
A583    设计设备时,应注意使维修人员能看得见全部零件,以便迅速找出明显的故障(例如,损坏的零件,烧毁的电阻或断了的线路)。
A584    "在不妨碍设备性能的情况下,为了能看得见,应按下列优先顺序选用安装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A.敞开,不装盖子;
B.如果为了防潮、防空或防止异物入侵,可安装透明塑料窗;
C.如果磨损或化学品侵蚀会破坏塑料的透明度,可按装不碎玻璃;
D.如果玻璃不能满足对应力或其它方面的要求,应采用容易迅速打开的金属盖。"
A585    只要办得到,应设法使维修工作不用工具就能进行。
A586    限制工具、附件和备份设备的数目和种类。
A587    尽力减少对特殊工具的需要。如果非用不可,应在设备本身里面牢靠的存放这些工具,并易于取用。
A588    确保可用普通手持工具拆换组件和部件。
A589    有照明的开关和面板上的照明灯需有在前面即可更换的灯泡。应使用卡头灯泡,灯泡的型号应尽量统一。
A590    为最大限度地适应优良的电气和机械设计要求,应使电路部分和分系统局部集中。
A591    在弹性导体之间应有一定的松弛余地,以保证至少能更换两个附件。
A592    在将引线和电线焊接到端头上时,至少将引线或电线缠绕半圈或一圈以防止焊接时发生移动。焊接到端头上的电线不要留有外伸部分。
A593    不可将三条以卜导线安装在同一个端头上或同一个封套轴上。
A594    使用有焊接端头的连接器时,这些端头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并互相分离,以免损坏邻近的端头、线路绝缘和周围的连接器材料。
A595    安装接线板和测试点,使其在打开设备进行维修时不用拆卸电缆或电缆引入板就能接近。
A596    应尽量使用标准的零部件(或元件),并用标准的命名来标记。
A597    尽量采用单元设计,把一个小系统的各元器件或完成一种功能的各零件组合成一可以缷下的部件,并具有互换性
A598    保证设备上故障率高的或尔损坏的部分具有最大限度的互换性。
A599    尽量采用通用件。设计设备时应尽可能采用现有通用的零部件、工具和附件。
A600    "在下列场合,必须使用插头插座连接:
A.在各子系统(分机)、各整件、各部件之间必须使用。不允许用把电缆编成辫子状直接进入接线盒的形式。
B.在野外条件下需要更换的模件、零件和部件必须使用。不允许采用直接焊接的形式。"
A601        "连接优选顺序:
徒手操作-〉卡锁-〉旋转几分之一圈-〉通用工具操作-〉旋转多圈-〉需用专用工具。"
A602        尽量用多脚接插件,不用大量的少脚接插件。
A603        采用自锁式或安全掣子式的接插件,以防止松脱;不要用系以金属丝的方式防松脱。
A604        插头的定位销应长于插脚,以保证插脚进入插座时不致错位,防止插脚进入一部分时扭坏插脚。插头的护销也应长于插脚,以防接地或短路。
A605        定位销的排列不要对称,以免反转180°误插,并可兼作“对号入座”的识别标记。
A606        插头所在的位置应够得着,便于操作及维修。接头之间的距离,能满足带上御寒手套操作的需要。
A607        当用其他方法进行测试不妨便时,应在插头与插座之间设置测试点转换接头,以提供测量个输入输出量测试点。
A608        插头接近或撤离插座过程中,应有方便的通道,特别在需要绕过某些装置,穿过隔板等场合,应该操作方便,并且不使电缆过度弯曲。
A609        采用插头类型号要标准化。型号要尽量少,应在一定的系统范围内作统筹安排,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A610        通过采用不同外形、不同插脚、不同定位销以及编号、图形、色彩标记等手段,使得各个插头只能插入与之相配的插座,不致发生混乱。
A611        每个插脚应有标记,以防错插。
A612        电缆上的连接件要标明来源,如来自接收、显示、电源等。
A613        电源上的连接件要标明初级、次级或电站系统、电源电压、额定值等。
A614        不要因外部物件对接头作用而造成接头内部短路。
A615        有足够的强度,不因使用频繁和粗劣而损坏。
A616        凡能卸下来修理的部件或是活动部件,其使用的接头在电缆被拉断前能自动脱开。
A617        应设有盖帽,在分解状态时,防止潮气和异物进入。
A618        遵守一般电连接的安全要求。如分离后插头不带电、插座带电;电源切断后,分解的插座不带电和积蓄电荷等。
A619        "结构要简单可靠,操作便捷,其优选顺序为:
A.快速解脱的紧固件:长锁-〉扣锁-〉夹持器-〉系留紧固件-〉螺钉-〉螺栓;
B.用手操作的:能用多种通用工具操作-〉通用工作操作-〉专用工具操作(尽量避免)。"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A620        宁用少量大紧固件,不用多量小紧固件。一般安装单一构件部应多于4个(对氧气、液体密封除外)。
A621        采用铰链、限制器、掣子等,减少使用紧固件数量。
A622        铰链、卡锁、门扣、快速解脱装置等用小螺钉或螺栓固定,不要用铆钉。
A623        锁紧或松开快速解脱紧固件应小于一圈,旋紧或卸出螺钉、螺栓、螺母,应小于10圈。
A624        螺钉的受力螺纹长度不小于直径。
A625        螺栓不要过长,但要露出螺母2牙以上。
A626        已磨损或损坏的紧固件可更换。为此,避免使紧固件与机壳成为一体的构成部分。
A627        机件上的内螺纹必须有足够承受螺钉最大扭紧力矩的强度和耐磨的极限。
A628        对紧固件操作时,不要先卸去其他零件,不受其他构件干扰。
A629        有足够的使用工具操作的空间位置。
A630        部件与组合件装配时要有导销保证对准定位。
A631        紧固件安装孔的口部或其他容纳部位应有合适的形状和尺寸,使其开始时易于进入而不用精确对准。
A632        经常要分解结合又难以够到的场合,要求只用单手或一把工具就能操作。例如:有能嵌入螺母或螺栓头的凹进部位;使螺母或螺栓头呈半永久性固定等。
A633        在一个系统中,紧固件的种类、尺寸大小、扭矩值要求以及使用工具等的品种数,要求减少到最低限度。
A634        尽量采用标准件,避免专用紧固、装配螺纹、专用工具等。
A635        经标准化选择的紧固件要求做到:不同尺寸的紧固件,明显不同;螺纹尺寸不同的螺钉、螺栓、螺母,在实体尺寸上明显不同,并标上扭矩值。
A636        左旋螺纹要有左旋标记。
A637        正常维修时,要分解的外部紧固件,应与其所在表面有明显不同的色彩;其他外部紧固件和紧配螺钉,应与其所在表面同一色彩。
A638        一些特殊的螺栓和螺钉,头部应涂色或打印记,以保证它们能正确的发放、置换而不会搞错。
A639        紧固件所处位置对人员、线路和软管等,不构成危害。
A640        紧固件材料应能保证满足使用强度和防腐蚀性要求。例如,铝合金另件不用铝合金螺钉,可使用不锈钢、铜镍合金做紧固件材料;如使用黑色金属做紧固件,则表面应作防腐蚀处理;要防止电化偶作用而导致腐蚀等。
A641        要防止丢失脱落。例如,螺栓安装应使头部向上,以免螺母松脱时螺栓掉下,小的活动件要用链子系住。
A642        "一个最佳维修性承轴,应具备如下条件:
A.几乎不需要维护(润滑、调整等);
B.几乎不需要定期检查或检查最为迅速方便;
C.能良好地克服由于制造、使用以及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失调问题;
D.在装备的寿命期限内工作良好;
E.寿命周期费用最少。"
A643        尽量采用勿需加润滑剂的轴承。如合成橡胶、尼龙、特氟隆以及纤维材料等制成的轴承。这些轴承最宜作为仪器轴承以及片簧端部、推杆端部、驱动轴方向接头和油门等轴承。在类似场合,尽可能采用这种轴承。
A644        在不宜用不加润滑轴承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油浸的,材料为青铜(或类似的)的轴承,并设置注油咀和防污染的密封。
A645        密封轴承最宜用于要求在最小限度的空间内承受高负荷的场合。但也还需要提供在必要时重加润滑剂的措施。
A646        尽量不要采用套筒轴承,如采用它时,要尽可能提供轴承表面高压润滑措施。
A647        "滚珠(柱)轴承是不可调整补偿磨损的,所以,只有在没有其他轴承更为适合的时候使用,并且必须:
1.轴承的寿命长于产品的工作期寿命;
2.采用滚针轴承时,轴的硬度至少为40RC;
3.在经常补给润滑剂的封闭轴承套碗内工作。"
A648        "锥形滚珠轴承维修性最好,适用时应予以优先选择。但初始费用可能高一些,所以应同采用其他类型轴承(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区要更换)的总费用加以比较权衡。
锥形滚柱轴承可以利用螺纹零件或楔形垫片来调整。要尽可能使用螺纹调整,以免贮备垫片。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迅速方便。"
A649        所有的轴承应降额使用,以保证它们具有动态的安全系数。这一安全系数是防止超载所必要的,降额应用保证了较长的轴承寿命和较少的维修,提高了维修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A650        显示器尽可能与操作人员的视线垂直,以免产生视差或反光。
A651        对于表示方位或变化率的信息,用标量显示器以反映定性信息。
A652        如果只需反映量的关系,则用数字显示器,以便读数精确迅速。如果只需显示可否的,则用可/否指示器。
A653        显示器上的变化要容易看清。不要对人的视觉有过高的要求。
A654        标量显示器的分度应该精确,但不应追求不必要的精度。
A655        分度与刻度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以便精确辨读。应根据人的眼睛对点或线间辨认距离进行设计。
A656        为避免视差,同时考虑指针能可靠指示,刻度旋转时,端面跳动应小于0.5mm;刻度盘端面指针的距离应在0.5-1.2mm范围内;和刻度盘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指示盘与度盘之间的间隙应为0.25-0.5mm。
A657        设计指针还应注意,不要让指针遮住数字和刻度。
A658        如果在同一平面上有一个以上的指针,要注明何针指何刻度。不可在同一根轴上安装两枚以上的针。
A659        如果需同时读几只仪表(如校准读数时),最好将所有指针的正常工作位置安排在同一指向(最好在类似时钟9点或12点的位置),对于多圈数表面,0°应位于类似时钟整点整处。
A660        在同一控制板上,所有表面宜用同样的计数与刻度进位法则。
A661        标尺进位用1、5、10……。避免用不规则或非线性进位法。
A662        表盘上的尺度勿用分数和小数。尽量避免要求工作人员对对单位或符号进行运算。仪表上的读数应可以直接使用。
A663        只显示那些必要的信息。除在实际应用中确属必需者外,勿显示重复信息。
A664        显示器必须容易看到和区别,不要让操作人员到处寻找。
A665        尽量减少过多的目视显示,如果要观察的时候,就按一下开关显示一下。有的设备只需要显示超过正常范围的差值。
A666        固定显示器上的数码应该是垂直竖写时。
A667        数字应该是自左向右递增或自下向上递增。
A668        如果仪表的标尺刻度是有限的,应在0°与标尺末端画出端点。
A669        不要将临界限度置于标量显示器的两端点上。
A670        仪表面和文字应该用差别最大的颜色。
A671        显示器上要避免阴影。
A672        对于没有过渡阶段,没有不明确的情况的跳跃式仪表,采用识别标志或可否指示器。
A673        采用数字跳动指示器。
A674        如果整数间距离太大,勿用计数器型的显示器。
A675        计数器应自左向右读。计数器的变化速度应稍慢,以便阅读(每秒两字以下)。
A676        计数器和仪表面要安装在靠近面板窗口处,以免被框架开口处的暗影使数字模糊不清。
A677        除数字调谐指示器外,开窗式调谐仪表的开口至少应能看清两个数码。
A678        固定标尺移动指针较固定指针移动标尺好。
A679        标志应该清晰、简短、易读,在操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上能看得见,使用标准缩写。标鉴是订在控制器和显示器上面还是下面,要统一起来。
A680        标鉴上要用大写字母,但说明部分用大写字母开头的小写字母。
A681        选用最佳的字母和数字的高--宽--笔划比。标尺与数字的设计须视阅读者的距离而定,应适应人的视觉要求。
A682        要适当考虑标鉴上相邻的文字是否容易辨认。
A683        每一种功能应分别用不同的指示灯。
A684        在符合信息要求的前提下,目视显示器越简单越好,以便于迅速准确地阅读。
A685        对于旋转开关的度盘应注意不应采用首尾不分的刻度方式,以免混淆正常的初始位置。
A686        仪表与指示器灯光应按人的感觉习惯和服从国际惯例。如:红色闪光表示紧急情况;红色表示设备失灵;黄色表示运行不能令人满意,性能下降;绿色表示设备正常;白色表示不存在“正确”、“错误”的问题;蓝色表示备用颜色等等。
A687        尽量减少显示器的数量,可以在一种显示器上显示多种指示。如在雷达的PPI显示器上同时显示设备的故障部位及属性等。各色光亮度要平衡。
A688        显示装置排列的跨度不要太大,以防止操作者监视的时候,动作幅度太大而引起疲劳,可分成多行排列。
A689        不必要的指示装置尽量不要放在面板上,以防止干扰人的视线,使视觉疲劳。
A690        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周围的照明以亮度控制在0.1毫朗值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A691        位于高照明度内的阴极射线管要加罩,以免强烈反光,加滤光照是很可取的。
A692        荧光显示器周围附近表面均应褪光,使人眼睛集中在显示信息上,而不被周围的光线所干扰。
A693        使用玻璃应不变形,不眩眼,不易碎。
A694        阴极射线管的亮度要均匀。
A695        目视显示器不宜颤动,以免眼睛疲劳。
A696        目视指示器各部位亮度要均匀。
A697        显示器应该在照明度于8.5米--烛光(白)至1.0厘米--烛光(红)范围内都能看清楚。
A698        所有光源都应有遮光控制,能个别调整或成组调整,可使用光学方法或电学方法,能由最小可见度调到最大亮度。
A699        防止光源发出刺眼眩光。
A700        在低照明度下,考虑使用发光记号。
A701        对整个照明系统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以免以后不得不采取权宜措施(如外加挂灯)。不可任意假定一般照明能适合各种特定任务,应考虑在最坏情况下仍能看得清楚。
A702        设计灯罩,防止光线外泄,最好取用光波导。
A703        需暗室作业时,只用红光(波长在620微毫米以上)。
A704        在反光面上,为防止反光或眩光,可采用最低限度照明,只要看清楚就行了。
A705        除非设计上有特殊需要,有图形符号的指示灯较简单的指示灯好。
A706        涂褪光漆以防止反光。不要用反光面或光亮的金属面。在透明的仪表盖上,只要可能都涂上防眩光层。
A707        系统的 操作控制器应由系统设计者按其功能统一考虑。
A708        显示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活动比应适度。
A709        控制板上的标记要一看就懂,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我职员的统一标准进行设计。
A710        控制器上要标明操作方向。同一个设备上的控制器运动方向必须一致。
A711        凡是按电钮操作,要能指示动作效果(如跳动感、听见喀嚓者,或发光)
A712        拨动式控制器,按习惯应为上、下拨动控制,一定不能有明显的中间位置。
A713        按钮不要用凸端面或平坦而光滑的端面。这种端面在操作时易滑脱。应选用粗糙的平端面或凹型端面。
A714        按钮端面不应过于小,圆形直径最好不要小于9.5毫米,矩形面积不应小于9×7毫米2。
A715        揿按钮的压力不要太大(284-1134克)。不要不方便。
A716        对于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按动的按钮,除要有明显标志外,还应设计的使其不易按动或锁定。
A717        有些控制器需要操作者不用眼睛看就能找到。因此,应把它们安装在操作者的前面,而不要在其侧面或背面。
A718        那些经常要用到的控制器的高应,应该在人的肘弯和肩膀之间。
A719        控制器之间的距离,既要便于操作,又不可太靠近,以免误动。
A720        保护敏感的调节器和关键性控制器,是不受意外震动(可用锁定装置,机械防护,或电器连锁),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A721        使控制运动朝着预期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想使被控制量增加,向前运动、顺时针方向、向右或向上等,那就使控制器向前,顺时针、向右或向上。
A722        校准控制器不可太细致,以致转了许多转还得不到预期的值,也不可太粗,以致很快就把峰值错过。
A723        设计手柄,要看转动它们的速度和负荷面定。就是说,需要手腕迅速运动的轻负荷,可用小于肘弯高度的手柄;对于需用整个胳膊运动的重负荷,就要用大手柄。
A724        "一般控制机构手轮及旋转手柄的调节用力限度为:
用手腕时:1kg以下
用手肘时:4kg以下
用全胳臂时:8kg以下"
A725        如果波动控制器到有限数目的不连续位置上就能调整好,那就使用能跳进有限几个位置的控制器。注意不要让开关可能停止在两档位置的中间。
A726        开关转动位移要足够大,以便容易确定其位置或状态。
A727        主要用手指操作的旋钮,应突出控制面板表面1.3-2.5厘米。
A728        主要用手指操作的调整旋钮,直径宜在1至10厘米之间。旋钮的扭矩要小。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2: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A729        旋钮、操作杆、手轮均应易握易操作。需要稳定连续运动的,就用圆形柄。需要节跳式旋转的,就用棒针或针形柄。
A730        旋转式控制器上的记号和指针必须清晰可见。
A731        设计控制器时使用控制动作要平稳、确定,不要涩滞或生硬。
A732        如果不止一个控制器,要将它们排列得便于平稳敏捷的操作。控制器上要安装终点启动器,使运动到终点时能够自行停住。
A733        将控制器与指示器的数目限制到最低限度。
A734        操纵杆要设计得向各方向的运动都能操纵自如。安装台式小型操纵杆时,要使操纵者的手有个依托的地方,以便平稳操作。
A735        不但要让不同的控制器能用眼睛分辨出来,还要能用手一摸就能区别。不同的控制器要能从颜色、大小、形状和位置上区别得出来。
A736        用前后一贯的颜色标示来确定操作和危险范围,并简化标准读数。
A737        只要不妨碍工作,应使控制面板布局的越简单越好,减去一切多余的元件。
A738        安排好插座,使电缆不致干扰控制器与显示器。
A739        面板上不应有商标、厂名、或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记号。
A740        需要定期校准的调整控制器,应安装在可以迅速接触到的板或门后面。
A741        在设备打开进行维修时,常用的控制器应很容易接触到进行修理。
A742        宁可标出单位名称,而不标出指示器名称。例如,宁可标“rpm”(每分钟转数),而不是标“转速计”;宁可标“伏”,而不标“电压表”。
A743        如果是要站着看的垂直安装的仪表,其与地面的距离应为104-188厘米,最好是127-175厘米。
A744        如果是要坐着看的垂直显示器,其距椅面的高度应为15-122厘米,最好36-94厘米。座椅的高度和操纵台的尺寸要一起规定好。
A745        如果是站着操纵,控制器距地面高度应在86-188厘米之间,最好在86-145厘米之间。
A746        坐着操纵的控制器,距椅面的高度应在20-89厘米之间,最好在20-76厘米之间。
A747        常用的控制器与操作者的肩膀的距离不宜超过71厘米。
A748        操作应双手平均分摊,最重要的控制动作最好让右手去做。(由于右利者占人类的大多数)。
A749        "控制面板和设备布局上应考虑到人的上肢的正常工作区域:
正常工作区域:1200×400毫米(约)
最大工作区域:1500×500毫米(约)"
A750        最佳工作位置的选择不仅与操作精度与操作速度有关,而且也与人体所能施加的控制力有关。最大拉力是发生在离座位靠背570-660毫米之内。
A751        面板上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局,须适应操作使用和内部结构布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内部元件排列应服从面板布置的要求。
A752        不可要求操作人员同时做太多的工作。不能希望它们太快的处理信息。必须记住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A753        设计时要注意不要让手和胳臂妨碍了眼睛的工作。一般来说,控制和显示的互相位置应该是显示器处于中心,眼睛平视的高度,而控制器则在下方或四周。
A754        如果要求在工作台上写字,那就需考虑桌面高度,工作面的宽度和深度,放膝盖和脚的地方。如果不止一人,还要考虑胳臂肘的空间。
A755        如果多个人-机结合体集中到一起了,须确保各个操作人员的基本操作活动不互相影响。
A756        如果一同工作的人员须共用一个中心显示器,须确保大家的视线不因人或设备的安排不当而受到阻碍。
A757        集体操作要按照相同的工作或工作顺序来安排,如有可能,有关的显示器应朝着同一个方向。
A758        强调按功能将显示器和控制器编组并对称配置,还可考虑安装在不同的平面内。
A759        显示器和控制器上都要有适当的标志或标签,说明哪个控制器管那个显示器,并表明控制器的运动方向。
A760        如果不会和别的操作要求冲突,应把管某一显示器的控制器安放在它附近。
A761        在操作调整控制器时,信号和改变要能看得清楚。
A762        如果控制台是要坐着操作的,就要遵照良好的坐姿原则。例如,适当的人员密度。还要考虑靠胳臂和放脚位置,以及坐垫和活动空间等。
A763        "把手放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不带手套进行操作的把手的最小尺寸如下:
把手直径:11公斤以下的0.6-1.3厘米
          11公斤以上的1.3-1.9厘米
指间距离:5厘米
把手宽度:10-13厘米"
A764        双向话音通信信道,在最不利的环境噪声中,其清晰度指数至少应为0.35。
A765        如果可听度至关重要,则在可听频带内的背景噪声要最低,信噪比应为10分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4 02:46 , Processed in 0.14066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