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73|回复: 16

SPC,你用的如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图的前提:
1、特性选择:顾客指定,经常发生不良的,严重度高的
2、做特性的鱼刺骨管理图,找到该特性的影响因素。
3、测量系统是接受的
4、判断异常点:
  1) 异常点劣于常规点: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找到特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证明措施有效→将有效的改善措施进行固化
  找不到特殊原因→对过程进行鱼骨/流程等系统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证明措施有效→将有效的改善措施进行固化→重新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统计受控后进行控制
  2)异常点优于常规点:分析原因→固化→重新计算控制线进行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0: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执行6个标准差有这么多的好处,那要如何执行呢?首先你必须要选定一项可以数据化的目标,然后订定这个目标的上、下界限,还要通过不断的脑力激荡,想出对策、改善流程、查核效果,制定有效的标准程序,如此反覆,最后才能达成目标。

举个例来说好了,假设你经营一家盒饭专卖店,而邻近的办公室也大多来跟你订午餐盒饭,因为办公室的休息时间为中午十二点整,而顾客又希望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盒饭但又不至于饿太久,于是你与客户订定了盒饭送达的时间必须介于11:45~12:15之间,而且你也同意盒饭如果送得太早或太晚就必须要打七折,而你为了鼓励员工达成目标,也提供盒饭费的一成作为奖金给员工。

所以上面例子的目标就是「盒饭送达的时间」,而上、下界限就是11:45及12:15,而你必须要纪录每次盒饭送达的时间,然后计算出标准差。这里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客户真正要的是12:00盒饭送达,如果11:45~12:15已经可以轻松达成,何妨把自己的标准加严成11:50~12:10,相信可以更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spc实施前提
1、不是为了作秀
2、过程相对稳定,若果不用spc就能发现很多问题,没必要
3、量具是可以接受的
4、人员经过培训的
5、读数可以简易计算的
发表于 2016-6-12 1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SPC推进过程的典型误区
  3.1 事先未进行有效的测量系统分析
  该单位选取部分产品的关键特性进行控制图管控,但绝大部分关键特性的测量系统未进行分析或分析不规范。控制图对测量系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要求R&R不大于10%,而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之前,首先要保证测量关重特性所使用量具的精确度应是被测量特性公差的1/10。进行控制图管控之前不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或分析不规范,控制图将失去意义甚至对提升过程稳定性起消极作用。若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做出来的控制图没办法有效应用,甚至造成误导。
  3.2 不区分分析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
  控制图分为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两类。一道工序开始应用控制图时,几乎不可能恰巧处于稳态(过程判稳原则:能力可接受且无异常因素)。如果就以这种非稳态状态下的参数来建立控制图,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首先应使用分析用控制图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过程只有在稳定且过程能力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控制用控制图阶段(以分析用控制图稳态下的控制限作为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限)。
  此外,控制图的控制限非一成不变。控制图是根据稳定状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系统、环境即5M1E)来制定的,如果上述条件变化,则必须重新制定控制图。此外如果过程能力出现较大的异常波动也应重新进入分析用控制图。
  3.3 控制图不记录过程参数变化
  该单位现场控制图只有控制限与数据记录,不记录任何过程参数。控制图反应的是过程的变化。5M1E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产品质量的波动,波动就会在控制图上反应出来。只有充分记录这些过程信息,才可能准确的分析出过程变化的原因并有效得进行改善。
  3.4 分不清控制限与公差线
  公差线由产品设计者决定,控制限由过程管理者决定。公差线与控制限没有任何关系。控制图上的点的变动只能用来判断过程是否稳定受控,与产品的规格没有任何联系,它只受过程波动的影响。由于该单位早期未进行分析用控制图阶段,所以其控制图上的控制限均为公差线。
  3.5 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该单位生产现场经常能听到以下说法:(1)我们每天正常做三检、首末件检验,还做什么SPC;(2)产品合格就行,为什么要做SPC;(3)SPC是质量人员的事。SPC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全员培训,与生产相关的人员均应得到培训,必须充分了解什么是SPC。过程变差及产品特性实测值并不是质量人员决定,而是由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可能引起过程变差的人员决定。所以与生产相关的全员均应该关注控制图。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SPC本身就是考量日常变更(换班,材料换批,黑夜白天的影响等等)带来的影响程度,对于非日常变更(如模具大修,设备损坏更换等等),那要重新进行PPK分析,再进行日常的CPK控制,至于说量具和检验者的改变都要重做SPC,那你做MSA有什么用?如果你MSA合格,那么测量系统中某个因素的改变只能算日常变更。
其二、对于多工位、多台设备(多模腔)的问题,你可以把这么多产品混合起来抽样进行SPC,也可以单独做SPC,如果是混合抽样,要保证抽样的随机性,不过这样因为过程的影响因素增多,你SPC的数值就会降低,会增加你过程控制的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图控制方法:通过监控控制图的失控状况,品质人员通过分析,寻找失控的原因,最终制定出改善措施,此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是否超过控制限预警品质状况;
控制图控制方法

•实时控制方法: 通过实时统计及监控制造过程中超过工艺规格等情况的次数,并将信息通过现场硬件终端,实时反馈到制造现场,方便现场人员立即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实时控制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图的判断规则 1.         分析用控制图:  规则1  判稳准则-----绝大多数点子在控制界限线内(3种情况); 规则2  判异准则-----排列无下述现象(8种情况)。 2.         控制用控制图:  规则1  每一个点子均落在控制界限内。 规则2  控制界限内点子的排列无异常现象
发表于 2016-6-14 17: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4-25 23:16 , Processed in 0.1090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