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回复: 4

稻盛和夫:众生本是佛,禅定里藏着人生与经营的正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稻盛和夫:众生本是佛,禅定里藏着人生与经营的正道
稻盛金句:如果一个人对人生不知感恩,只存不满,就等于走上了一条充满黑暗的人生迷路,直到死亡。

——《稻盛开讲3:作为人,何谓正确?》
1
我非常喜欢白隐禅师所念诵的《坐禅和赞》。虽然我出生于一个信奉西本愿寺净土真宗的家庭,但在我开始创办企业后,与京都禅宗的僧人们的交往日渐深厚,因此如今我是一名禅宗信徒。

白隐禅师所写的《坐禅和赞》可谓字字珠玑,因此在演讲即将结束之际,我想以念诵它来作为总结。在场的各位中,可能有人早就知道这段经文。

众生本来佛,恰如水与冰。
离水则无冰,众生外无佛。

众生本来都是佛,就如同水与冰的关系。离开了水,冰便不存在;同理,离开了人,佛便不存在。

对面不相识,却向远方求。
譬如水中居,却说渴难耐。

佛就在众生身旁,也就是在众生心中,可众生却浑然不知,还去远处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佛性。这就好比明明身在水中,却还喊着口渴。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本是富家子,沦为穷乞丐。
六道轮回因,只缘愚痴喑。
漫漫长夜路,何时了生死。

有人明明生在富足之家,最后却沦为贫民窟的居民。不断轮回转世中所积累的业障,再加上心中的不平不满,使人走入歧途。

如果一个人对人生不知感恩,只存不满,就等于走上了一条充满黑暗的人生迷路,直到死亡。

摩诃大禅定,赞叹无有尽。
六度波罗蜜,念佛忏悔行。
诸多善行谊,悉皆归其中。

人的一生中,如果心中禅定,勤于坐禅,则善莫大焉。

布施即利他行为,至于持戒,也就是守戒。即我刚才所讲的反省。此外,它还有谦虚之意。

并且,就如同通过念佛来忏悔一样,通过布施这样的利他行为,以及感谢,也能实现对自我的反省,而这些都属于积德的善行。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
静心一禅定,能灭无量罪。
免落诸恶趣,净土即不远。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家,在实现某种成功之前,不管出发点多么好,在其过程中还是会积累孽障。

而这样的孽障,亦可通过布施、持戒、念佛和忏悔等修行和善行来消除。如果能这么做,那就离净土,即天国不远了。

幸蒙此法要,一旦触及耳。
赞叹随喜者,即得福无量。

就算一次亦可,如果有人听到该经文时赞叹随喜,即浑身感受到至上的幸福,以至于眼泪夺眶而出的话,就算不理解经文的含义,也能获得无限的福报。

设若自回向,直证自本性,
自性即无性,远离诸戏论。
因果一如门,无二亦无三,
无相相为相,去来皆本乡。
无念念为念,歌舞尽法音,
三昧无碍空,四智圆明月。
此时复何求,寂灭现前故,
处处皆净土,此身即是佛。

更不必说,如果能主动发愿,证明自己的本性及真我的存在,即通过坐禅来确认自身灵魂及真我存在的话,自我的本性则会在刹那间化为乌有,从而达到无因无果的“四大皆空”。

一旦进入该境界,你自身便已然成了佛。而你当前所在之处,即是天国。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4
白隐禅师所写的《坐禅和赞》,就算是我们这些现代人,亦能理解其字句的含义。

佛教的经文,譬如《般若心经》等,内容往往过于深奥,导致普通人难以理解。而这《坐禅和赞》的语言则较为平实,使得我们现代人也能够理解其含义。并且该经文的含义直接触及了佛教的精髓所在。

正如白隐禅师所教诲的那样,我相信,如果我们的人生能以这《坐禅和赞》为准绳,则我们所经营的企业也能走上一条前途光明的良性发展之路。

本文摘自《稻盛开讲3:作为人,何谓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7-17 05:09 , Processed in 0.09780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