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7|回复: 5

质量工程师中级(每日一练03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2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1、在GB/T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  )开始,只要初检批中,连续(  )中就有2批不接收,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
A
.放宽检验  5批以上
B
.正常检验  5批或不到5
C
.加严检验  5批或不到5
D
.正常检验  不到5
12
、对一个产品批来说,是否被接收,关键取决于生产方或使用方验收时对检验批的质量要求,在GB/T15239中规定了极限质量2Q,它是与(  )的接收概率相对应的质量水平,是(  )不希望的质量水平。
A
.较低  使用方
B
.较低  生产方
C
.较高  生产方
D
.较高  使用方
13
、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  )。
A
.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
B
.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C
.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D
.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14
、关于建立p图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P0 很小,则需选样本量n充分大,使得np1通常取 ,或
B
.当ni不全相等;则p控制图的LCLpUCLp是凹凸状。
C
.若P0 很小,则要选择样本量充分大,使得每个子组平均有一个不合格品,通常取:
D
p控制图的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一常数p,且各个产品的生产是独立的

15
、在国标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的8种判异准则中,判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比准则2更为灵敏的是(  )。
A
.准则3
B
.准则5
C
.准则7
D
.准则8
16
、某产品由5个单元组成串联系统,若每个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95,该系统可靠 度为(  )。
A
0.77
B
0.87
C
0.97
D
0.67
17
、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  )的特征。
A
.逐渐下降
B
.保持不变
C
.先降低后提高
D
.迅速下降
18
、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早期故障的方法是(  )。
A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B
.常规的方法
C
.目视检查
D
.任何方法或试验
19
、(  )是一种导致人员严重受伤,器材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使任务失败的故障。
A
.灾难性故障
B
.致命性故障
C
.严重故障
D
.轻度故障
20
、( )是指组成产品的所有单元工作时,只要有一个单元不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亦称工作贮备模型。
A
.并联模型
B
.串联模型
C
.串并联模型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第1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μ≠Tm,不合格品率增大,需要以Cpk代替Cp,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第1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准则3制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要比准则2更为灵敏。
第1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且具有随时间迅速下降的特征。
第19题
试题答案:B
第20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串联模型是指 组成 产品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发生故障都会导致整个产品故障的模型。并联模型是指组成产品所有单元工作时,只要有一个单元不发生故障,产品就不会发生故障,亦称工作贮备模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1 2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今年考试的吧。
发表于 2013-3-6 16: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上进有位青年,有目标,且有行动的人。加油!
发表于 2013-3-6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上进有位青年,有目标,且有行动的人。加油!
发表于 2013-4-28 0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篮子 发表于 2013-3-6 17:23
鼓励上进有位青年,有目标,且有行动的人。加油!

参与活动拿投票奖
【从生活小事看管理】征文投票
http://www.qpdca.com/forum.php?m ... 656&fromuid=6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17 21:53 , Processed in 0.10842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