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转载:
谈到MSA一定要分为产品控制和过程控制两部分来讨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看过很多公司的MSA,只有一份计划,产品的控制和过程的控制根本不区分,导致的结果就是管理的混乱,关键测量点与一般测量点无法区分管理,无形中提高了对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增加质量成本.
谈下对产品控制与对过程控制的区别::
单对产品控制来讲,对测量系统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作出产品好与坏的正确判定,回避I,II类风险.对测量系统的评价是通过对产品的公差范围内的识别能力来得到的,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对产品的要求是±0.1,那么我们在0.02精度的量具足够识别产品的符合性了.
而对于过程控制而言,对测量系统的要求是有足够能力识别过程中的变异,理论上讲,制程CP越大,如果想要识别过程的变异就越困难,需要的设备精度也就越高.
以上不同的要求,也导致了我们在取样时的不同取法,很多朋友提出现在的测量系统对产品控制非常好,可对于过程控制的GRR非常低,其实不一定就是测量系统不好,很大可能是取样出了问题.(有关这个主题我不深入说明了)
我们看一下手册中对测量系统提出的要求:
1.1、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
1.2、测量系统必须是稳定的。
1.3、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的(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由1.1和1.2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以下几种情况是必须做MSA的:
2.1、我们在使用了新的测量工具的时候。
2.2、测量系统发生变动,如量具维修\老化,人员变动,测量环境变动....等(好吧,这个只是理论上的东西,请继续看)。
2.3、我们对测量系统产生怀疑的时候,实际上,在事情没有得到验证前,我们必须对它保持怀疑的态度,这里举例在6sigma项目中我们都要做MSA
下面就是讨论下1.3,关于就是说要研究是否可以达成对产品或者过程的控制目的 这里不得不佩服手册编写者用一句简单扼要的话,概括了我们在MSA设计时的原则:"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过程特性都需要测量系统......常识是任何情况下的指导",
很明确,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关键尺寸和重点制程的测量系统分析,大致以下几个时间需要我们来做MSA:
2.4、新品开发的小批阶段(其实PPAP已经要求,你想不做也不行)
2.5、产品发生变化时(这个在PPAP中也有要求).
2.6、重点制程发生变化
2.7、定期的确认,每年为最佳(我记得这个也是PPAP中的要求吧)
以上2.1-2.7应该包括了我们通常需要做MSA的情况,我还要再强调一遍"常识是任何情况下的指导",尤其是针对2.2/2.5/2.6三条来说,并不是发生了变动就要重新去做MSA,一定要清楚我们做MSA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