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9|回复: 31

【讨论帖】质量部门怎样转换和生产部门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0 15: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质量部门和生产部门是对立关系,工作上对立就会造成工作推动的阻力,互相不配合抓小辫子,使绊子,难以形成合力。质量部门如果转换成生产部门的服务部门,为生产部门服务,帮生产部门排忧解难,关系就融洽了,当然出了质量问题,肯定要查生产部门在这起质量问题中的责任,一起提升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欢迎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18: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之月 发表于 2020-6-21 18:55
我对下属的要求是各部门要主动沟通,发现异常不允许相互抱怨,推诿扯皮,我们是一个整体,大家集思广益对异 ...

我们董事长要求生产干部要站在质量的角度去管生产,出了质量问题首先要查生产管理者责任(品质人员挂在每个工厂的生产厂长下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1 1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下属的要求是各部门要主动沟通,发现异常不允许相互抱怨,推诿扯皮,我们是一个整体,大家集思广益对异常进行分析、排查、采取解决措施,现在的工作氛围有很明显的改观。
发表于 2020-6-21 1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两周基本上只安排和跟踪完成的进度就可以了,不象刚来啥事都扯皮,工作没效率。
发表于 2020-6-22 08: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解过一家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的做法:经理级的岗位1年轮换一次(如:今年的质量经理--明年做技术经理,技术经理--生产经理,生产经理--质量经理)等方式,让各负责人真正的做到换位思考。
发表于 2020-6-22 0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部门领导,得会混,才行。
发表于 2020-6-22 09: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从质量角度谈在与生产部门的关系,质量部门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角色定位:服务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既不能去主导生产部门,也不能撒手不管,质量主导生产势必增加与生产的矛盾,在产品生产系统中,质量只能是服务部门,为生产保驾护航;
2、职责定位: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包括全员全程全方位,包括人机料环法测及过程质量,而不仅限于成品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控制是与生产部门矛盾爆发点,通过前面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矛盾自然少了;
3、价值定位:降低质量成本。把管理前移,减少返工成本以及返修、退货、质量索赔等成本。这点,很多质量人没做到,有些人只管产品是否合格,至于返工造成的成本根本就不考虑,往往造成与生产矛盾升级。
发表于 2020-6-22 09: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从公司制度体系角度谈与生产的关系:
如果质量和生产矛盾无法调和,那么肯定是制度体系出现了问题,质量和生产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在生产系统中质量是寄生在生产上,没有生产也就谈不上质量,因此质量和生产应该是可以共存的,就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看似矛盾体,但在整个汽车系统里却是必不可少的一对矛盾体,为什么二者能协调一致呢?那是因为有一个好的驾驭者,能有效的处理二者的矛盾,充分利用二者的长处,相互制约相互共存。
那么在质量和生产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是驾驭者出现了问题,所以要从制度体系中确定二者的关系,一是职责清晰,这个应该没问题,不是矛盾主体;二是考核要精准,一般企业没有抓住这个矛盾的主体,个人认为生产不仅要考核产量,也要考核合格率(报废率),质量要考核一次检验合格率,而不是产品合格率(报废率),同时还要考核质量成本,很多人对质量部门的质量成本没有考核要求,其实质量成本与一次合格率有很大关系,一次合格率提高了,质量成本势必下降,所以一次检验合格率应是质量部门考核的重点,此指标能暴露生产过程及质量因素的所有干扰项的控制是否到位,而产品合格率是考核生产的,而不是考核质量的,另外质量成本的考核主要是限制质量部门对一次检验合格率的控制,避免质量部门为提高指标而有意放水而建的一堵防护墙。
发表于 2020-6-22 09: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友谊的真诚 发表于 2020-6-22 08:46
我了解过一家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的做法:经理级的岗位1年轮换一次(如:今年的质量经理--明年做技术经理 ...

岗位轮换有很大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多思维的融合,本人深有感触,最早做销售,后转岗采购,采购中可以洞知销售的心态和小动作,再后转质量,在质量管理中不忘采购中的数字思维和成本理念,所以在质量管理中提倡数字管理、指标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等。
发表于 2020-6-22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jidongfeige 发表于 2020-6-22 09:52
岗位轮换有很大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多思维的融合,本人深有感触,最早做销售,后转岗采购,采购中可以洞 ...

是的,就是很少的企业这样做,岗位轮换实际上也会更好的培养企业的重要人才的,可以完善管理思维,增加配合度。
发表于 2020-6-22 12: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到最终的目标和公司利益,企业不能光想着内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1 17:18 , Processed in 0.5264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