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0|回复: 24

《真实案例剖析》质量到底该如何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9 1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一直被产品质量问题给烦着,我也在反思质量到底该如何管?
       大家一直在喊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更是设计出来的,生产部门也是听听就算,遇到质量问题还得找质量部门,这句话有时演变成质量部门的推脱之词,有时演变成质量人的心理安慰,有时演变成一句口号。产品质量到底要怎么管,才能不出问题?那些设计阶段“飞马”做的很好,防呆做的很好,工装很精确,生产工艺很OK,生产员工培训很到位就会使问题不出现吗?答案是否定的,最终还是会出质量问题,因为影响质量的因素太多,人为的因素占了出问题的大比例,比如检验员记录作假啦,晚班偷懒睡觉啦,上班玩手机啦,发现问题处理程序不对啦,等等就会造成质量波动! 就本人亲身经历的以下事情进行讨论:

       背景:一家年产值2亿的小家电企业,注塑车间,研发背景:研发输出:二维图、标准、工艺参数、模具也算精良,很齐全,缺点是产品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标准,总是偏差0.1 0.2 mm 对产品性能也无影响,客户也不要求。经常偏差后让步,每日如此!  生产控制:每日有机修会对产品重点尺寸进行测量,并形成记录,也存在尺寸偏差让步情况。  品质控制:每日进行巡检,并有真实检验记录和实际操作,尺寸检验等产品冷却每8H一次,其余2小时巡查一次外观。

    问题:常出现整个班次的外观缺陷 得不到发现, 或者尺寸偏差批量得不到发现

    目前经我要求,一、所有产品,单独建立单个产品巡检记录(检查手顺书),每个产品关键外观项齐全、尺寸项齐全,并对产品温度进行控制。
                            二、反馈机制,巡检员只负责发现问题反馈,QC组长负责异常的后续处理跟踪。
                           

                如果:车间自己建立一套品质检验班子,归车间巡检,  品质部再安排人员进行产品验收。这种控制是否 会更好?

          请各位各抒己见,发挥各位质量大咖的专长时候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9 1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常出现整个班次的外观缺陷 得不到发现, 或者尺寸偏差批量得不到发现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知道品质检验人员自身对品质要求是否了解?对于品质标准是否有经过培训并明确?量规量具使用是否有培训过?测量手法是否有问题?
发表于 2016-11-9 1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牙 于 2016-11-9 11:03 编辑

缺点是产品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标准,总是偏差0.1 0.2 mm 对产品性能也无影响,客户也不要求。

====这句话很关键,既然有偏差什么都不影响,为什么要这么定公差要求?这个是设计部门要检讨的。也许设计部门会说公差定的小一点,便于保证产品不出问题,理论上讲这没错,但是,直接后果就是,这个尺寸没关系,有偏差也不影响用,也不会客诉,从而从上到下都引不起重视。如果这个时候质量部的人非要严格管控这个尺寸,就容易成为吹毛求疵。久而久之,0.1、0.2放过去了,0.3、0.4也差不多了,哪一天真出问题就大了
发表于 2016-11-9 1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偏差0.1 0.2 mm 对产品性能也无影响,客户也不要求
讲真,看到这句话我就知道这家公司除非老板重视,要不然是不会有改进的.最终产品的接受客户都没有要求了,还谈什么质量,就算出了问题,顶多就是让步或者加严筛选.
发表于 2016-11-9 1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1、"缺点是产品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标准,总是偏差0.1 0.2 mm 对产品性能也无影响,客户也不要求。经常偏差后让步,每日如此!  生产控制:每日有机修会对产品重点尺寸进行测量,并形成记录,也存在尺寸偏差让步情况"。
存在的0.1-0.2mm的偏差,FEMA分析时产生的失效模式是否发生,如果没有且重新评审分析时仍不会产生过大的风险那重新更改设计,可以将此处的公差放大,使直通率上升,避免让步放行的重复工作。
2、问题:常出现整个班次的外观缺陷 得不到发现, 或者尺寸偏差批量得不到发现
A、整个班次的缺陷说明无过程控制,第一、每班人员是否有交接记录(如当班存在的异常现象、解决措施,生产过程中的注意点等),是否进行首检确认。第二、过程中是否进行抽巡检,发现异常是否汇报班组长或更高层次的主管,自行解决的问题是否得到上层的允许,抽检的频次/容量是否需要增加。
B、外观缺陷:一线员工、班组管理人员、巡检、巡检主管是否知晓接收准则,尺寸偏差:量具是否有效,测量手法是否不同;外观接收准则可以进行培训或封样(极限封样对比)、尺寸可以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版主已实施的要求我赞同,后续的如果这一项我不建议,无论是生产、质管都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不需要再组建一套巡检班子在车间,每班有巡检即可。
发表于 2016-11-9 11: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我们经常讲防错,其实也要有防止作假的意识,比如采用控制图实时监控,好处就是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避免生产完最后发现损失惨重,同时若测试数据作假,通过控制图也是可以发现的。品质管控个人觉得不要太过依赖人,特别是不要太过依赖一线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即使没办法做到全面自动化、全面防错,也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再者就是精度保证,还是要通过机器设备、生产设施来保证,否则不管检验是否能发现,那都是事后诸葛亮,损失已经造成。
发表于 2016-11-9 1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你例举的那些至少影响权重已经超过95%。。。。。。在剩余的5%中找到突破,那你要花费十倍以上的功夫。。。。。。因为造成不符合原因从来不是单一影响。。。。各个原因之间,直接原因,深层原因,根本原因之间也从来都不是独立的。。。。。。
发表于 2016-11-9 16: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
      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基础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第二类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对于第一类型的管理方法,主要是指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意识和态度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他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楼主提到的玩手机、造假属于这一类手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类管理方法,主要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基础上的统计过程控制,这其中包括了常说的品管七大手法,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类似6西格玛管理一类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通过客观的数据事实来说明问题和解决具体的问题,其实从其特点上来说,更像是一门技术(楼主具体提到的整班产品不良,需要此类质量的技术手段去分析和改善)。
发表于 2016-11-10 1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1、没有影响的尺寸为何要求控制,是否是 过要求;
2、产品一直超差,确在需要检验区发现,为何不是找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何在?
3、产品一直出现外观、尺寸偏差是不是总是一样的问题,如果是说明制程很稳定。找到原因就OK。
发表于 2016-11-10 1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论坛里,林文博老师发过讲品质控制的贴文,有时间好好看看;
2、标准优化,联系技术部门一起探讨问题出现的根源,从技术层去解决质量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1 07:45 , Processed in 0.11410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